古诗词内容
mei

弘扬国学·传承文化 | 传承国学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

首页 > 诗文 > 刘晏 > 《咏王大娘戴竿410418

《咏王大娘戴竿》

刘晏 刘晏唐代

楼前百戏竞争新,唯有长竿妙入神。

谁谓绮罗翻有力,犹自嫌轻更著人。

《咏王大娘戴竿》译文及注释

译文

勤政楼前百技竞赛,各自展现自己的高超与魅力,而王大娘的长竿更是鹤立鸡群,惊险美妙无比。

谁能料到妇女反而更有力气,顶着长竿犹自嫌轻,还要在上面顶个木山,叫人在山上翻滚歌舞。

注释

楼:指勤​政楼​。百戏:指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

绮罗:指妇女穿的有纹彩的丝织品,此处指王大娘。翻:反而,反倒。杜甫​《送赵十七明府之县​》诗:“论交翻恨晚,卧病却愁春。”

著:一作“着”。

《咏王大娘戴竿》创作背景

  春天为万物勃生之时,人之情感也在春天时最为丰富。此时若接到念中情人相约会的书信,必然会十分喜悦。该词反映了这种欣喜、激动之情。该词从接到情书写起,把一个恋人对爱情渴望而又焦虑的心理展示得细致入微,情感描写往复回环,富有波澜。

参考资料:

1、王寅生 ,张福海选注.爱情词品珍:东方出版社,1995年8月第1版.:222-223

2、朱明伦.古代情词三百首: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7月.:278-278

《咏王大娘戴竿》鉴赏

  “楼前百戏竞争新,唯有长竿妙入神。”前二句展示了一幅让人惊叹的画面。王大娘那细细的长竿顶着那么大的一座木山,还有一个小孩子在山上翻滚出入,真够刺激。而着一“唯”字,更有“万绿丛中一点红”之妙。

  “谁谓绮罗翻有力,犹自嫌轻更著人。”后两句进一步写出王大娘超乎常人的力量与神妙绝伦的技艺。“谁谓”的反问语气更突出了人们的惊讶诧异,增强了情感的表达效果。

  此诗不仅再现了唐玄宗勤政楼前人们观赏百戏的热闹场面,对王大娘过人的力量和神妙的技艺表示了由衷的赞叹,而且从一个侧面展现了盛唐​时期文化艺术的高度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安宁和谐。据《太平​御览》记载,刘晏写下此诗,博得了唐玄宗、杨贵妃等人的一片赞颂,唐玄宗非常高兴,赏赐了刘晏一制象牙笏和一领黄纹袍。

刘晏简介

唐代·刘晏的简介

刘晏 刘晏,是唐代著名的经济改革家和理财家。字士安,曹州南华(今东明县)人。幼年才华横溢,号称神童,名噪京师,明朝时列名《三字经》。历任吏部尚书同平章事、领度支、铸钱、盐铁等使。实施了一系列的财政改革措施,为安史之乱后的唐朝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谗臣当道,被敕自尽。

的诗(2篇)

古诗文·看一看

忆远曲

张籍唐代

水上山沉沉,征途复绕林。途荒人行少,马迹犹可寻。
雪中独立树,海口失侣禽。离忧如长线,千里萦我心。

丙寅春胡大声自桐庐守参政湖藩过松话旧诵予送通守殷君诗因用韵赋以识别

顾清明代

人物西江第一流,八年麾盖滞东州。新恩宠亚三湘镇,远道争迎五两舟。

春宴喜闻京国语,云帆高望渚宫收。公馀为有江湖思,还采蘋花寄旧游。

送王正仲长

梅尧臣宋代

汴渠溯复沿,自可见迟速。来时迟有粮,去恨速无谷。

有粮安计程,无谷不遑宿。霜高万物枯,源水缩溪谷。

游南薰亭

陈琏明代

桂林名胜地,台观迹多陈。空馀南薰亭,屹立漓水濆。

使君喜登临,从游有嘉宾。拂石坐紫苔,援琴鼓南薰。

与广州庠友罗道卿同谒伦白山太史索家君竹小隐序后数日赋一绝以速之

张天赋明代

万丈龙门未易过,感君指引渡风波。海头多少傍人眼,不济于今将若何。

万年山

高似孙宋代

依松屈曲疑无路,十里廿里香深沍。

殿台平入蓬莱图,人烟尽属天台赋。

古诗词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