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内容
mei

弘扬国学·传承文化 | 传承国学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

首页 > 诗文 > 先秦佚名 > 《子衿410133

《子衿》

先秦佚名先秦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子衿》译文及注释

译文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思念。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把音信传?

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纵然我不曾去找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

来来往往张眼望啊,在这高高的城楼上。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好像有三月那样长!

注释

子衿:周代读书人的服装。子,男子的美称,这里即指“你”。衿,即襟,衣领。

悠悠:忧思不断的样子。

宁(nìng):岂,难道。嗣(yí)音:寄传音讯。嗣,通“贻”,给、寄的意思 。

佩:这里指系佩玉的绶带。

挑(táo)兮达(tà)兮:独自走来走去的样子。挑,也作“佻”。

城阙:城门两边的观楼。

参考资料:

1、王秀梅 译注.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2015:178-180

2、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178-179

《子衿》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背景,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一首情歌。歌者热烈着一位青年,他们相约在城阙见面,但久等不至,歌者望眼欲穿,焦急地来回走动,埋怨情人不来赴约,更怪他不捎信来,于是唱出此诗寄托其情思。

参考资料:

1、王秀梅 译注.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2015:178-180

《子衿》鉴赏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全诗三章,采用倒叙手法。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对方的衣饰给她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可想见其相思萦怀之情。如今因受阻不能前去赴约,只好等恋人过来相会,可望穿秋水,不见影儿,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捎个音信?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主动前来?”第三章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全诗五十字不到,但女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的焦灼万分的情状宛然如在目前。这种艺术效果的获得,在于诗人在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诗中表现这个女子的动作行为仅用“挑”“达”二字,主要笔墨都用在刻划她的心理活动上,如前两章对恋人既全无音问、又不见影儿的埋怨,末章“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独白。两段埋怨之辞,以“纵我”与“子宁”对举,急盼之情中不无矜持之态,令人生出无限想像,可谓字少而意多。末尾的内心独自,则通过夸张修辞技巧,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其强烈的情绪心理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可谓因夸以成状,沿饰而得奇。心理描写手法,在后世文坛已发展得淋漓尽致,而上溯其源,此诗已开其先。

  这首诗是《诗经》众多情爱诗歌作品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篇,它鲜明地体现了那个时代的女性所具有的独立、自主、平等的思想观念和精神实质,女主人公在诗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即对情人的思念。这在《诗经》以后的历代文学作品中是少见的。

先秦佚名简介

先秦·先秦佚名的简介

佚名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yì míng,亦称无名氏。意思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另外,佚名也指不愿透漏姓名的人。 先秦,(旧石器时期~公元前221年)是指秦朝建立之前的历史时代,广义先秦指秦朝建立前的所有历史时期,也称为先秦时期。

的诗(15篇)

古诗文·看一看

宫词 其一二五

花蕊夫人徐氏

海棠花发盛春天,游赏无时引御筵。绕岸结成红锦帐,暖枝犹拂画楼船。

潘稼堂先生见留草堂 其一

吴铭道清代

耆旧已辽落,床前拜德公。人余柱下史,身是鲁灵宫。

杞宋文何在,齐梁运易终。吾犹及型典,信见剖鸿濛。

题徐贲眠云轩图用高季迪韵

弘历

明季能诗家,孰与渤海俦。偶然披此图,喜复晤青邱。

纱幮对快晴,爽风荡轻裯。胡乃滃勃云,不离几案头。

戊寅正月寿张华东年兄七十三初度兼订观海之约 其二

毕自严明代

传闻海蜃幻楼台,仙屋筹添瑞气开。岱岳孔林游屐遍,何当把臂向蓬莱。

用盐政姚德宽韵

耶律楚材元代

乃祖开元柱石臣,云孙髣髴玉麒麟。从来德炙舆人口,此日恩沾圣世春。

欲草荐书学北海,未开东阁愧平津。而今且试调羹手,伫看沙堤继旧尘。

夏日沈石圃云静野邢文台陈仰坡夜宴石圃分韵二首 其二

张子翼明代

谈心握手细论交,冲雨何妨晓出郊。空谷有缘频倒屣,草堂无径欲诛茅。

且凭尊酒攒幽思,未暇炎凉与世嘲。此别思君无个事,山门惟许一僧敲。

古诗词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