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内容
mei

弘扬国学·传承文化 | 传承国学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

首页 > 诗文 > 李白 > 《清平乐·烟深水阔407505

《清平乐·烟深水阔》

李白 李白唐代

烟深水阔,音信无由达。唯有碧天云外月,偏照悬悬离别。

尽日感事伤怀,愁眉似锁难开。夜夜长留半被,待君魂梦归来。

展开阅读全文 ∨

《清平乐·烟深水阔》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的具体时间已无法考证。这首词是词人看到一位思妇的离别之苦,有感而发。

参考资料:

1、蒋景明.李白笔下的妇女之歌[J].邵阳师专学报.1994(3) 28-29

《清平乐·烟深水阔》鉴赏

  《清平乐》“词语浅薄”,甚而疑为后人伪托。这首词表面上抒写了一位思妇离别之苦,实际上通过女主人公的内心描写,塑造出一位热情、大胆,对生活充满加烈追求的可爱的妇女形象。诗人借梦中相聚,一方面把不合理的社会现实赤裸裸的地暴露出来,另一方面也表达出了对思妇的这种不可扼杀的爱情的歌颂和赞美。

  上阕用环境衬托写愁苦心情。“烟深水阔”,音信也无;碧天明月,乐景哀情,一个“偏”字,迁愁于月,烦心之至,愁苦之至。“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正与此同。窦娥临刑,怨地怨天,都是怨极的表现。“唯有碧天云外月,偏照悬悬离别。”唯碧天云边明月,偏照着我俩遥遥的离别。“悬悬”惦记昼夜悬悬思恋。

  下阕用表情行动写愁苦与盼归。“愁眉似锁难开”是表情、心情;“夜夜长留半被,待君梦魂归来。”是行动,是切盼,更是痴情。难得词人奇思异想,把思妇情思写得深而再深。迁愁怨于明月,留半被待魂归,奇想幽深,构成此词的特色艺术。“夜夜长留半被”,晚上孤独等候,睡了留着半边锦被。“待君魂梦归来”,希望在入睡的梦灵魂相遇。直接抒发了思妇的愁苦和思念,百转千回。

李白简介

唐代·李白的简介

李白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的诗(959篇) 的名句(388条)

古诗文·看一看

东园宴罢

朱诚泳明代

三分春色正当中,媚景撩人处处同。斜日小亭人醉后,杏花香散一帘风。

小雨效韦体

张耒宋代

午景蔽浮云,芳林散清雨。

虚窗度遥吹,稍觉青叶举。

即席

陆游宋代

稚荷出水榴花开,长苖圜鼙送举杯。

村邻相乐君勿笑,要是安健无凶灾。

题山水图

苏葵明代

山外青山云外云,绿芜芳草杖藜痕。人间此景不易得,春风绝似桃花源。

古诗十四首 其二

张昱元代

汉诗十九首,不复辨名氏。苏李及枚乘,伯仲之间耳。

当时尚词赋,六义谁作意?虽非大雅言,颇有风人致。

拟寒山寺 其一一一

释怀深

有求皆是苦,众生须要求。因名忘性命,为利起戈矛。

不足无时足,知休真下休。死生呼吸至,无人替汝愁。

古诗词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