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此词描写孤独寂寞的相思之苦。开头两句,回忆去年秋天与情人在故溪头、桐树下相晤话别的情景。话别,是推断出来的,是根据下文的“恨”字说的,这恨,只能是离愁别恨。把相唔之处称作“故溪头”,也很有意思,加上一个“故”字,就把二人对年交往的情义包括进去了。接下来用“红叶题诗”的典故,是暗中把自己比喻幽闭的宫女,其孤独寂寞之情状依稀可见。过片三短句,写得很概括,但给读者留出的想象空间却很开阔。人是“漫倚高楼”,朝下面含情不语地凝望着悠悠的流水,此时此际,心中所忆、所想,所希冀、所企盼,均在不言之中。“水悠悠”之后接上“几多愁”,也许是巧合,这使读者联想到李后主的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所以,三个短句的表现力是相当强的。接下来,“雁书不到,蝶梦无凭”,巧妙地天然属对,把见不到信、做不成梦的情况通过典故表达出来,这一方面可与上片的用典相呼应,避免了失之单调的弊病,另一方面,也使得词句呈现出丰满的形象性,避免了抽象地空喊孤独、空喊寂寞的弊病。最后以“漫倚高楼”作结束,交代了全词所写的“凭觞静忆”和倚楼凝望的所在之处,使得主人公的活动有了个落脚点,这也是很必要的。还有一点很有意思,全词以倚楼作结,但倚楼的行为并没有停止,词读完了,在读者的印象中,好像主人公仍然在倚楼沉思,并没有移步离开那儿。
晏几道简介
宋代·晏几道的简介
晏几道(1030-1106,一说1038—1110 ,一说1038-1112),男,汉族,字叔原,号小山,著名词人,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称晏殊为大晏,称晏几道为小晏。《雪浪斋日记》云:“晏叔原工小词,不愧六朝宫掖体。”如《鹧鸪天》中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等等词句,备受人们的赞赏。 …
〔► =$docheckrep[2]?ReplaceWriter($ecms_gr[writer]):$ecms_gr[writer]?>的诗(326篇)〕
名人名言名句
-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出自〔宋代〕苏轼: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出自〔宋代〕辛弃疾: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出自〔宋代〕辛弃疾: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