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捻香笺忆小莲。欲将遗恨倩谁传。”
出自〔宋代〕晏几道《鹧鸪天·手捻香笺忆小莲》
手捻香笺忆小莲。欲将遗恨倩谁传。归来独卧逍遥夜,梦里相逢酩酊天。
花易落,月难圆。只应花月似欢缘。秦筝算有心情在,试写离声入旧弦。
鉴赏
这首词是为怀念歌妓小莲而作的。首句直呼小莲之名,等于明确地标出题目,这与把她们的名字嵌入句中的那种隐蔽含蓄的方式是大不相同的,直呼其名更为突出,更为强烈。“手捻香笺”,刻画词人凝神沉思之情状,因为“欲将遗恨倩谁传”,把思念之情写成诗句,题上香笺,却无人为之传递,小莲本人也是见不到的。暗中表示,不知小莲如今流落何方!故而思念之情也就被沉痛地称作了“遗恨”。接下来的对偶句中,“逍遥”和“酩酊”只是填充和配搭,并没有什么实际的内涵,两句所说的就是“归来独卧”,“梦里相逢”。想做个什么梦,只是一种主观的意愿,而且是十九不能实现的,所以最终还是连梦中相逢都是不可能的。写到下片,词人认识到了,自己和小莲等人的“欢缘”,只能如花之易落、月之难圆。行笔至此,词人的伤感之情已是相当浓烈的了。人称小晏是古之“伤心人”,于此可见一斑。最后,又把遗恨的想法交付给了秦筝。“秦筝算有心情在”,这表明是经过选择,才想起了秦筝的,认为这种乐器还算能够寄托自己的哀伤。“在”字是语助词,有音无义,只起加重语气、强调所述事情的作用,用在这儿,是表示词人对秦筝可以寄情的信赖之意。能否真的起作用呢?全词的结句仍然把悬念留给了读者——“试写离声入旧弦”,只是试一试看,那结果呢?读者自己去猜测吧。
晏几道简介
宋代·晏几道的简介
晏几道(1030-1106,一说1038—1110 ,一说1038-1112),男,汉族,字叔原,号小山,著名词人,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称晏殊为大晏,称晏几道为小晏。《雪浪斋日记》云:“晏叔原工小词,不愧六朝宫掖体。”如《鹧鸪天》中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等等词句,备受人们的赞赏。 …
〔► =$docheckrep[2]?ReplaceWriter($ecms_gr[writer]):$ecms_gr[writer]?>的诗(326篇)〕
名人名言名句
-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出自〔唐代〕刘禹锡: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
-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 “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
-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出自〔宋代〕李清照: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 “惟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