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内容
mei

弘扬国学·传承文化 | 传承国学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

首页 > 诗文 > 白居易 > 《慈乌夜啼411318

《慈乌夜啼》

白居易 白居易唐代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

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

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

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

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

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

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

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慈乌夜啼》译文及注释

译文

慈乌失去了它的母亲,哀伤的一直哑哑啼哭。

早晚守着旧树林,整年都不肯飞离。

每天半夜都哀哀啼哭,听到的人也忍不住泪湿衣襟。

慈乌的啼哭声仿佛在哀诉着自己未能及时尽到反哺孝养之心。

其他各种鸟类难道没有母亲,为什么只有慈乌你特别哀怨?

想必是母恩深重使你承受不住吧!

以前有位名叫吴起的人,母亲去世竟不奔丧。

哀叹这类的人,他们的心真是禽兽不如啊!

慈乌啊慈乌!你真是鸟类中的曾参啊!

(注:曾参是孔子弟子中以孝心孝行著称的门生。)

注释

哑哑:形容乌鸦的叫声。哑,音。

经年:终年、整年。

故林:旧林,指往日与母亲所栖息的树林。

夜夜夜半啼:每晚在半夜里啼叫。夜夜,每天晚上。

沾襟:眼泪沾湿衣襟。襟,音 ,同「衿」,上衣的前幅。

反哺:慈乌初生的时候,母亲餵养它,等它长大了,便捕取食物来餵养母亲,这叫做反哺;引申是说:报答父母的恩情。哺,音 ,餵养。

尔 :你。

不任:不能承受悲痛。不任,不堪、不能承受。任,因为押平声韵的关系,音。

吴起:战国时鲁国名将。他曾为了追求功名,母亲死了,却不回家料理丧事。他的老师曾申(曾参的儿子)知道这件事,就和他断绝来往。

殁: 死亡。

丧不临:即「不临丧」,不奔丧的意思。古代习俗,父母或尊长过世,从外地赶回料理丧事或祭拜,称奔丧。

嗟哉:叹词。嗟,音。

斯徒辈:这一类的人。斯,此、这。徒、辈都是类的意思--

复 又:这里是加强语气。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鲁国人,孔子的学生。是当时有名的孝子。

《慈乌夜啼》鉴赏

  诗中用大量笔墨刻画慈乌鸟“失其母,夜半啼”的情状,意在倾吐“母慈重”,而自己“未尽反哺心”的无尽愧恨和哀伤。

白居易简介

唐代·白居易的简介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的诗(2589篇) 的名句(139条)

古诗文·看一看

梅花

李中唐代

群木方憎雪,开花长在先。流莺与舞蝶,不见许因缘。

乾封驿早行

陆游宋代

己巳被驿书,乙亥戒徂两,扶衰犯霜露,疲惫不可状。

夜行星满天,晨起鸡初唱,槁枝烧代烛,冻菜撷供饷。

狄梁公祠次匏庵韵

王鏊明代

歌中妩媚亦诚豪,覆体何人脱御袍。鍊石有方天可补,檿弧无验鬼空号。

参苓入笼还为用,稂莠当阶不受薅。南望河阳如在眼,青山无限白云高。

送程三水天翼内擢

陈恭尹清代

操存不改旧书生,几载官衙饭菜羹。小郭自临三水上,十州同识独清名。

俸钱每用填民歉,坐舫时因送客行。我从能言言不尽,口碑先已到神京。

游万松山寺

陈良贵宋代

墨水东驰一鉴悬,隔江幽趣浩无边。閒凭古刹峰千点,远望春波水满田。

野客到时鸥自狎,禅僧定后鹤初旋。重寻未有三生约,一笑归来月满川。

龙山会 习俗九日登山转运

陈永正

秀谷芳尘冱。十里人潮,一日秋谁主。追攀危径步。

更呼影、结队穿林何处。相遇暂成欢,看妩媚、入时嬉女。

古诗词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