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内容
mei

弘扬国学 · 传承文化 | 传承国学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

首页 > 诗文 > 赵善庆 > 《水仙子·渡瓜洲409459

《水仙子·渡瓜洲》

赵善庆 赵善庆元代

渚莲花脱锦衣收,风蓼青雕红穗秋,堤柳绿减长条瘦。系行人来去愁,别离情今古悠悠。南徐城下,西津渡口,北固山头。

《水仙子·渡瓜洲》译文及注释

译文

小洲边的野荷,花瓣脱落,粲绿的荷叶也已委靡。风中的秋蓼不再青葱,暗红色的穗花一派凄凄。堤岸的杨柳减了翠色,只留下几乎光秃的长条细细。这一切,同渡江行人的旅愁系结在一起。古往今来,离情别恨最是难以摆脱和忘记。镇江城下,西津渡口,北固山头:一路上我都惆怅不已。

注释

瓜洲:在江苏邗江县南之运河入长江处,与镇江隔岸相对,为著名的古渡口。

蓼:植物名,生水边,开鞭穗状小花。

南徐:今江苏镇江市丹徒县。

西津渡:一名金陵渡,在镇江城西蒜山下的长江边。

北固:山名,在镇江市内长江岸上,为著名的古要塞与名胜地。

参考资料:

1、天下阅读网.水仙子·渡瓜洲

《水仙子·渡瓜洲》鉴赏

  长江素称天堑,横渡决无今日交通之便捷。所以古人渡江之时,无不心潮澎湃,产生各种各样不可名状的愁情。作者此时是从北岸的瓜洲渡往对岸,自然也不例外。

  不过,该篇同同类作品渡江伊始即心绪联翩的通常作法不同,它选择表现的区段是“近岸”与“上岸”的部分。起首三句鼎足对,分写了洲渚、江滩、堤岸,虽也是由远及近,却已是渡行的结束,且所着笔描绘的,是举目所见的由植物所呈现的萧瑟秋景。这就使该曲有别于以表现大江江面为主的渡江之作,不以雄奇险豪为目的,而更多了一种冷落衰凉的旅愁情味。

  “堤柳绿减长条瘦”,是“渚莲”、“风蓼”萧索风景的延伸,也是此时距诗人最近的感受对象。作者遂以此为过渡,生发出离情别意的感慨。“今古悠悠”是从时间着笔,而继后的三处镇江地名则从空间入手,两相综合,便将别离之恨从秋景的细部拓展弥漫开来,有一种触目皆愁、挥之不去的意味。行程已经结束,而“别离情”却紧萦心头,这就写出了“渡瓜洲”的心绪。可见起首三句的景语,虽然局面不大,却有赋中见兴的效果。赵善庆所作散曲多为写景小令,而其笔下景语多近寒瘦,有孟郊、贾岛的风格。这在元散曲中虽不多见,却也别具一种特色。

赵善庆简介

元代·赵善庆的简介

赵善庆 赵善庆(?-1345年后),元代文学家。一作赵孟庆,字文贤,一作文宝,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县)人。《录鬼簿》说他「善卜术,任阴阳学正」。著杂剧《教女兵》、《村学堂》八种,均佚。散曲存小令二十九首。《太和正音谱》称其曲「如蓝田美玉」。 …

的诗(33篇)

古诗文·看一看

送何龙友太史还朝

黄圣年明代

河阳车骑散重阴,羽猎声华在上林。望阙几年沧海使,出关今见白云心。

梅花江国行频见,春色龙池到已深。揽袂莫须三叠曲,垂裳方御五弦琴。

居延海树闻莺同作

陈子昂唐代

边地无芳树,莺声忽听新。间关如有意,愁绝若怀人。
明妃失汉宠,蔡女没胡尘。坐闻应落泪,况忆故园春。

题谢孝子

赵良栻清代

娱亲仍著老莱衣,慈竹平安愿已违。北斗香焚虔午夜,西山景迫恋春晖。

诚通神鬼幽兰洁,梦入池塘寸草腓。十有八年如一日,抱铛孺慕等依依。

十月六日与客游金山乾明宣塔戒坛弥勒舍利广教七山寺三首 其一

刘摰

水落溪桥霜未寒,冈林平浅是西山。路穿峭茜青葱底,寺在崎岖屈曲间。

秋兴 其二

王九思

秋风昔伴逐臣回,此日逢秋意转哀。贝锦有言䜛巷伯,黄金无梦到燕台。

土阶步月青藜杖,草阁看花浊酒杯。垂老光阴吾愿足,补天自有出群才。

金山

王洋宋代

突兀波心倚翠空,他年金碧照鱼龙。

火烧水转休惆怅,且看中流树荫浓。

诗词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