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内容
mei

弘扬国学·传承文化 | 传承国学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

首页 > 诗文 > 陆娟 > 《代父送人之新安409241

《代父送人之新安》

陆娟明代

津亭杨柳碧毵毵,人立东风酒半酣。

万点落花舟一叶,载将春色过江南。

《代父送人之新安》译文及注释

译文

渡口的杨柳柔条飘拂,春风中入们饮遽了饯行的醇酒。

千万点的落花,飘落在小船上那一叶扁舟,把美好的春色全都带到江南去了。

注释

之:往,到。

新安:郡名,治所在休宁(今属安徽),后属歙县,唐时改为歙州,宋宣和年问改为徽州。后世称歙州、徽州所辖地区为新安。

津亭:渡口驿亭。

毵(sān):毛发或枝条细长的样子,此形容柳条细长下垂。

酣:饮酒至舒畅的程度。半酣,半醉。

一叶:形容轻舟。

将:作助词,表示动作的开端。

参考资料:

1、张明叶.中国历代妇女诗词选: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09:248

2、胡光舟,周满江.中国历代名诗分类大典(4):文本人民出版社,1990.07:40

3、苏者聪.古代妇女诗一百诗:岳麓书社,1984.05:94

4、傅德岷,卢晋.诗词名句鉴赏辞典:长江出版社,2008.06:323

5、吕海江.幼学古诗画意:吉林美术出版社,1988.02:132

《代父送人之新安》创作背景

  诗人的父亲陆德蕴,是一位饱学之士,在落花时节送别友人,而诗人陆娟是位才女,出嫁之前深得父亲信任和怜爱。《代父送人之新安》便是诗人陆娟代父亲陆德蕴作的送别诗。

参考资料:

1、朱安群.明诗三百首详注: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10:484

2、李克淮.诗海探珠: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07:246

《代父送人之新安》鉴赏

  《代父送人之新安》设色艳丽,如同画卷,颇有女性的特点。全诗用二幅画面组成。前二句一幅,为告别图,后一句一幅,为江上行舟图。

  首句写渡口亭畔,杨柳依依,借物寓情,惜别之心曲不言自明。“碧”字透出光泽感,如画面上的亮色。第二句写友人就要登舟出发了。“酒半酣”一扫离别即愁苦的旧套,陶然、微醺是“酒半酣”带给人的一种佳妙的境界,且于东风吹拂之下更是透露出一种欢快气氛。树下站立着行者与送者,正在作最后的告别,彼此酒已半酣。著“东风”二字,关照上句的柳条,又由此似乎看到人物的衣带轻飏,衬托出酒后陶然之态。作者省略前后内容,单取一个视觉形象,同上句可以配成完整画面。

  第三句已转入舟行江上。描写落花,暗借上句“东风”二字,呈现飞舞之态。“万点落花舟一叶”,“万点落花”与“一叶舟”相衬托。似乎是漫天春色,环绕行人,这实在是一个画面的描摹,色彩斑斓,春意无限。尾句“载将春色过江南”,诗人借助想象,行舟江南,一路飞花.无限春色可以一直伴送着父亲的友人,同时也是对行人的美好祝愿。此句利用诗歌表现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长处,将眼前景象,无限延展,使诗中情味更浓。同时亦有祈祷行人一路平安欢乐的意思。

  全诗三组景象,并非平行排列,而是立体展示,极富层次感。在这几个层次中,景物、事态、情感交错复叠,直扑读者,显示出绝句独有的词显意深、语近情遥的艺术魅力。

陆娟简介

明代·陆娟的简介

陆娟,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明弘治时期。松江(今属上海市)人,能诗。华亭陆德蕴(润玉)之女,马龙妻。其父隐居北郭,有高行,曾为明代书画家沈周的老师。

的诗(1篇)

古诗文·看一看

戊寅正月寿张华东年兄七十三初度兼订观海之约 其二

毕自严明代

传闻海蜃幻楼台,仙屋筹添瑞气开。岱岳孔林游屐遍,何当把臂向蓬莱。

小圃

缪思勃清代

老至风情似冷烟,寻山问水了无缘。

荒园片石疏松在,错被人呼小洞天。

和黄循斋送景正辅户曹之夔三首

阳枋宋代

要路倦登临,渊明径好寻。

卷收名利帜,揭示圣贤心。

取道长河进宫斋戒即目有怀点笔成什 其四

弘历

必告慈宁晓问安,延缘桂棹溯游澜。黍芃麦秀香风里,缥缈西池直北看。

答友人

祁顺明代

仕路驱驰十载馀,一官名秩尚如初。铨曹留得唐资格,不但开元有圣书。

在伯考试未归有怀

赵蕃宋代

木落山空君未归,我行江山几依依。

山空木落有佳处,政尔待君相发挥。

古诗词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