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内容
mei

弘扬国学 · 传承文化 | 传承国学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

首页 > 诗文 > 苏轼 > 《西江月·咏梅408654

《西江月·咏梅》

苏轼 苏轼宋代

马趁香微路远,沙笼月淡烟斜。渡波清彻映妍华。倒绿枝寒凤挂。

挂凤寒枝绿倒,华妍映彻清波。渡斜烟淡月笼沙。远路微香趁马。

《西江月·咏梅》译文及注释

译文

马追赶,香微吹,路遥远,沙笼罩,月淡照,炊烟斜。渡水清彻映照着美艳的梅花。倒垂着的绿枝,深寒的凤栖在上头。

凤栖在寒枝上与绿树相映。鲜艳梅花映照着透彻的清波。渡口斜烟,蒙着淡月,托着笼沙。远远的道上,微微的香气,追赶着马儿。

注释

西江月:词牌名,原唐教坊曲,用作词调。

妍(yán)华:喻梅花美丽姿色。唐·李峤《东飞伯劳歌》:庭前芳树朝夕改,空驻妍华欲谁待。

倒绿:即幺凤,亦名倒挂子。

华妍:同“妍华”。

《西江月·咏梅》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宋哲宗绍圣三年(1096年)十一月,是时,东坡61岁。绍圣三年七月十五日,东坡侍妾朝云去世,他作下两首梅花词《西江月》予以悼念,这便是其中一首。

参考资料:

1、朱靖华,饶学刚,王文龙编著,苏轼词新释辑评 (下册),中国书店,,第1215-1217页

《西江月·咏梅》鉴赏

  上片,写梅的生活环境,亦是写朝云的生活环境。前三句,以七个景物叠印成一幅梅花盛开的背景图:马趁,香微,路远,沙笼,月淡,烟斜,渡波等衬托着梅花开放,鲜艳迷人。“倒绿枝寒凤桂”,描绘梅的形态,如幺凤般。朝云自杭州来到惠州,成为一尘不染的词人的最宠爱的妻妾,词人对她的情感不言而喻。

  下片,写梅的凋谢,亦是悼念朝云的逝世。开头二句,写梅花的盛开,幺风与梅枝同绿。鲜艳的梅花又映照着透明的水波。再一次渲染了梅、幺凤的青春丽色,即朝云的青春丽色。最后两句,笔锋一转,环境变化,亦用六个景物来衬托着梅花凋谢、朝云英逝的凄凉气氛:渡口边呈现着的景象是“斜烟,淡月,笼沙”,还有那“远路,微香,趁马”。“微香”二字,特别醒目地告知读者:梅已谢了,只剩下“微香”,暗示着王朝云也已远走了,正在“趁马”进入到另一世界。眷恋之情,尽在不言中。

  这首词是以“梅”格喻朝云。全词,采用上片尾句字倒行的回文形式,构成了下片的另一情境。词人没有直接写朝云,而是从梅—凤—人的互喻象征意蕴,渲染了梅的红叶,风的红喙,以此衬托出朝云的红颜。这种文体写作起来,难度较大,但词人非常自然地构成了新的意境,塑造了新的形象。

苏轼简介

宋代·苏轼的简介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的诗(2850篇) 的名句(151条)

古诗文·看一看

栖贤寺

李白唐代

知见一何高,拭眼避天位。

同观洗耳人,千古应无愧。

题洞霄宫

周文璞宋代

久知灵境无缘到,今被春风引得来。

上帝殿头闻雨过,仙人石面欠花开。

双庙怀古

王恽元代

铁舆动地来,猎火烬九县。睢阳东南冲,江淮国所援。

蔽遮不使前,恢复可立见。二公明此机,死守誓不变。

题张子正运使所藏杨德懋山居老闲图仍次元韵四首 其四

王寂南北朝

张侯诗敏落黄閒,杨丈规摹逼老关。二妙通灵恐仙去,夜窗风雨要防闲。

长信草

宋徵舆清代

青青长信草,无意学逢迎。不厌凄凉地,春来还自生。

元夕灯词 其七

弘历

九华双炬照长楼,楼上仙人来往游。今岁看灯有新使,孜孜益凛固金瓯。

诗词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