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内容
mei

弘扬国学·传承文化 | 传承国学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

首页 > 诗文 > 张子容 > 《长安早春408300

《长安早春》

张子容 张子容唐代

开国维东井,城池起北辰。

咸歌太平日,共乐建寅春。

雪尽黄山树,冰开黑水津。

草迎金埒马,花伴玉楼人。

鸿渐看无数,莺歌听欲频。

何当桂枝擢,还及柳条新。

《长安早春》译文及注释

译文

建国立都对应着东井星宿,城池从北辰处开始延伸。

百姓们都在歌颂太平盛世,共同沉浸于正月欢乐春。

黄山树上的冬雪已经化尽,黑水渡口坚冰也已消融。

金沟边青草丛生如迎春到,香花开放陪伴玉楼美人。

眼前无数鸿鸟在空中飞翔,黄莺频频传来美妙歌声。

什么时候能在科举中登第,回家还赶得上柳条清新。

注释

开国:指建国立都。维:连结。一作“移”。东井:星宿名,位处银河之东,也称井宿。维东井,指唐都长安与东井对应。

起:一作“对”。北辰:指北极星。

咸:全,都。

建寅:指夏历正月。

雪:一作“云”。黄:一作“青”。

黑水:此指渭水。津:渡口。一作“滨”。

金埒(liè):指用金堆成的矮墙。

伴:一作“醉”。玉楼:华丽的楼。

鸿渐:谓鸿鹄飞翔从低到高,循序渐进。

歌:一作“声”。

桂枝擢(zhuó):喻指科举及第。

还:指归家。

参考资料:

1、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72

2、彭国忠 等.唐代试律诗.合肥:黄山书社,2006:6-7

《长安早春》创作背景

  此诗《文苑英华》卷一八一编入“省试”类,是作者参加科举考试时所作的试律诗。考作者生平,可知此诗为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年)春作者在长安应进士举时所作。

参考资料:

1、彭国忠 等.唐代试律诗.合肥:黄山书社,2006:6-7

《长安早春》鉴赏

  此诗是命题写景之作,亦是试律诗的主要题材之一。首二联从正面破题,但并非直接点破,而是以“东井”“北辰”破“长安”,以“建寅春”破“早春”,且同时总起全诗。三联承写诗题中的“早春”二字,描写冰消雪融之景。四联具体描摹的是早春时节,草长花开之景,且又加入了人们游春的活动。“迎”“伴”二字都用了拟人手法,赋予花草以人格色彩,使它们显得如此有情、可爱。相对于四联主要描写植物,五联描写的却是春天动物的活动。此联上句是远景的描述,下句由视觉转入听觉,描写了黄莺的啼鸣。末联表面上仍写春色,实际上是表达了作者希望自己早日登第出仕,以有所作为的理想和抱负,也表现了作者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张子容简介

唐代·张子容的简介

张子容 张子容,襄阳人(今属湖北),又名张五。生卒年均不详,约唐玄宗开元十六年前后在世。先天元年(712)举进士,仕为乐城令,开元中谪为东城尉。又曾官晋陵尉。初,与孟浩然同隐鹿门山,为死生交,诗篇唱答颇多。复值乱离,流寓江表。后竟弃官归旧业以终。子容为诗兴趣高远,为当时文士所称,有诗集传于世。

的诗(19篇)

古诗文·看一看

导引·鼎湖龙远

鼎湖龙远,九祭毕嘉觞。遥望白云乡。箫笳凄咽离天阙,千仗俨成行。圣神昭穆盛重光。宝室万年藏。皇心追慕思无极,孝飨奉烝尝。

春怀 其一

韩淲宋代

蝴蝶为庄周,黄粱熟邯郸。蘧然一梦觉,茫茫天壤间。

相推明日月,来往成暑寒。山林与钟鼎,胸中了不干。

烛影摇红·为木公丈题肥遁庐图

袁荣法近现代

四合烽烟,更无閒地悲离黍。旧家池馆闭东风,呜咽淮流语。

海上红桑万亩。驾楼台、珠尘绣雾。吟壶一粟。戢影繁华,崚扃门户。

姑苏馆上元前一夕陪使客观灯之集

杨万里宋代

节物催人又一年,银花莲炬照金尊。

麝鎚官样陪公讌,粉茧卿风忆故园。

野田黄雀行

曹睿

四夷重译贡。百姓讴吟咏太康。

秋杪二日招诸友集静远堂分得门字时扈芷天游二上人新至

范景文

共挹高秋色,茗杯远意存。囊云来古涧,绘雪艳耑门。

花影当风乱,歌丝入夜繁。禅参清醉里,听曲莫销魂。

古诗词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