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内容
mei

弘扬国学·传承文化 | 传承国学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

首页 > 诗文 > 韦庄 > 《清平乐·野花芳草405915

《清平乐·野花芳草》

韦庄 韦庄唐代

野花芳草,寂寞关山道。柳吐金丝莺语早,惆怅香闺暗老!

罗带悔结同心,独凭朱栏思深。梦觉半床斜月,小窗风触鸣琴。

《清平乐·野花芳草》译文及注释

译文

野花和香草,寂寞地生长在这关山路旁。柳树吐出金黄的丝条,黄莺儿那么早就在歌唱。我满怀惆怅,在香闺里暗自虚度时光。

我多么悔恨,解下罗带与你结成同心。如今独自靠着朱栏,思念多么深沉。睡梦中醒来,一弯斜月照着半个空床。小窗吹来的风,触动琴弦哀鸣作响。

注释

寂寞:清寂,寂静。

关山道:形容艰难坎坷的山路。

惆怅(chóu chàng):失意,懊恼。

香闺(guī):青年女子的内室。

暗老:时光流逝,不知不觉人已衰老。

结同心:用锦带打成连环回文样式的结子,用作男女相爱的象征,称“同心结”。

朱栏:朱红色的栏杆。

斜:读xié。

风触鸣琴:风触动琴而使之鸣。“鸣”,使动用法。

参考资料:

1、高峰.《花间集注评》.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63

2、林霄.《唐宋元明清名家词选》.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5:20

3、亦冬.《唐五代词选译》.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109-110

《清平乐·野花芳草》创作背景

  晚唐时期随着国势衰微,失望与沮丧的阴影投射在文人的心中,有许多文人再次把目光投向闺情宫怨题材,通过表现女性对爱情和幸福的渴求来实现个人心灵的抚慰。此词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写成的。

参考资料:

1、刘育红.唐代闺情宫怨诗创作浅论[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

《清平乐·野花芳草》鉴赏

  这首词是伤春怀人之作,写思妇伤情。它代指思妇立言,而不同于常见的韦庄自我抒发情性之作。

  “野花芳草,寂寞关山道。”这是思妇想象丈夫在远行的路上,虽有野花芳草,但毕竟寂寞荒凉,形单影只,不堪凄楚。接着写近处的风景:“柳吐金丝莺语早”,这是早春时节,柳枝柳叶还没有一片碧绿,而是黄中透绿,所以词人写“柳吐金丝”,让人眼前一亮,再加上报春的莺语,在视觉和听觉上同时给以强烈渲染。但这一切都是为了反衬思妇的悠悠愁思:“惆怅香闺暗老。”令人觉得黯然销魂。

  “罗带悔结同心,独凭朱栏思深。”这里写的是思妇心理活动,文字的表面是思妇悔恨不该和丈夫用罗(锦)带打那个同心结,其实是爱之切,恨之切。所以思妇独自倚着闺阁的朱栏无限深情地思念着远行的丈夫。这深情的思念萦绕在思妇的头脑中,让思妇不能安然入眠,只要有一点轻微的动静,就把思妇从梦中惊醒。“小窗风触鸣琴”,连声响细微的轻风拂琴鸣都让思妇不能睡稳。思妇被惊醒后看到的是“半床斜月”,一片凄凉清冷,不禁让人触景生情,这也正应了李清照的那句“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词的结构比较特殊,写了两层意思。第一层写思妇凭栏思深:上片直到下片头两句,是所思的具体内容。野花盛开,芳草萋萋,柳吐金丝,莺声不断,是写暮春之景,以时暮衬托出“香闺暗老”,而况关山道上,消息全无,使人惆怅,憔悴苍老,产生了“悔结同心”的轻怨。第二层是由思深而成梦,梦后而伤情。梦境略去了,梦后也只是用“斜月”、“风触鸣琴”这一富有寓意的图画表现的,有声有色,耐人咀嚼。

  此词通篇不假雕饰,全用白描,于浅直中见深切,于此很可以看到韦庄词的基本特色。

韦庄简介

唐代·韦庄的简介

韦庄 韦庄(约836年─910年),字端己,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诗人韦应物的四代孙,唐朝花间派词人,词风清丽,有《浣花词》流传。曾任前蜀宰相,谥文靖。

的诗(330篇) 的名句(42条)

古诗文·看一看

甲辰人日病中,吟六言六首以自嘲

范成大宋代

有日犹嫌开牖,无风不敢上帘。

报国丹心何似,梦中抵掌掀髯。

江上怀所钦

薛始亨明代

银汉迢迢大火流,兰桡弭节揽中洲。远书未寄逢征雁,暮杵初鸣对素鸥。

舞影每孤鳷鹊镜,琴心空敝鹔鹴裘。卿卿不惯如泥醉,离梦风吹上翠楼。

癸酉次韵新春试笔十首酬友人 其十

赵完璧明代

挥洒凭谁共好春,青云何幸挹诗人。十分佳句凝清听,大历风流亦迫真。

春郊书事

区越

暮叩禅门僧落落,早行江北路漫漫。草根已茁灵坤暖,霜雪犹铺旷野寒。

年事又随忙里过,此心那得静中安。龙溪一曲春堪老,南望归心已万端。

赠钱功甫二首 其二

张元凯明代

薄宦唯吾拙,诸生尔独贫。他年文苑传,今日士林人。

蚀字真如蠹,牵衣故作鹑。未须嗟濩落,晚贵最平津。

和陈蹇叔郎中乙已上元晴和

杨万里宋代

御柳梢头晚不风,官梅面上雪都融。

如何阊阖新春夜,顿有芙蕖满眼红。

古诗词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