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内容
mei

弘扬国学·传承文化 | 传承国学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

首页 > 诗文 > 李白 > 《同族侄评事黯游昌禅师山池二首403523

《同族侄评事黯游昌禅师山池二首》

李白 李白唐代

远公爱康乐,为我开禅关。

萧然松石下,何异清凉山。

花将色不染,水与心俱闲。

一坐度小劫,观空天地间。

客来花雨际,秋水落金池。

片石寒青锦,疏杨挂绿丝。

高僧拂玉柄,童子献霜梨。

惜去爱佳景,烟萝欲瞑时。

《同族侄评事黯游昌禅师山池二首》译文及注释

译文

就像慧远公喜爱谢灵运一样,昌禅师也喜欢我,并为我开启禅关。

坐在萧疏的松石上,就像坐在佛教圣地清凉山。

花空色不染,心与水俱闲,全身空净。

一坐禅关就是一小劫,天地无一实在。

正值你读经读得天花雨纷纷飞落之时,我来做客,秋水清落而池塘金底显见。

青色锦垫铺在条石上一片清凉,杨树上挂着疏稀的绿叶。

高僧你手挥白丝玉柄拂尘,童子为你献上秋天的霜梨。

现在虽然是黄昏时刻,萝藤笼烟,爱你山池佳景而不忍心离去。

注释

⑴《唐书·百官志》:大理寺,有评事八人,从八品下。

⑵《莲社高贤传》:谢灵运为康乐公主孙,袭封康乐公。至庐山,一见远公,肃然心服,乃即寺筑台,翻《涅槃经》,凿池种白莲。时远公诸贤同修净土之业,因号白莲社。

⑶《历代三宝记》:即立禅关于闲旷地。

⑷《法苑珠林》:代州东南五台山,古称神仙之宅也。山方三百里,巉岩崇峻,有五高台。上不生草,唯松柏茂林,森于谷底,地极严寒多雪,号曰清凉山。经中明文殊将五百仙人往清凉山说法,即斯地也。所以古来求道之士,多游此山,遗窟灵迹,即目极多。胡三省《通鉴注》:五台,在代州五台县,山形五峙,相传以为文殊示现之地。《华严经疏》云:清凉山者,即代州雁门五台山也。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曾无炎暑,故曰清凉。五峰耸出,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

⑸《释迦方志》:索诃世界,一大劫中,千佛出世,寻夫劫波之号,不可以时数推之。假以方石芥城,准为一期之候。中含四大中劫,谓成、住、坏、空也。如从十岁增至八万,复从八万至于十岁,经二十反为一小劫,二十小劫为一成劫,以年算之,则经八千万万亿百千八百万岁也,止为一小劫耳。《隋书》:每佛灭度,遗法相传,有正、象、末三等淳漓之异,年岁远近,亦各不同。末法已后,众生愚钝,无复佛教,而业行转恶,年寿渐短,经数千百载问,乃至朝生夕死。然后有大水、大火、大风之灾,一切除去之,而更立生人,又归淳朴,谓之小劫。每一小劫,则一佛出世,《法华经》:大通智胜佛破魔军已,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诸佛法不现在前,如是一小劫,乃至十小劫,结跏跌坐,身心不动。偈曰:世尊甚希有,一坐十小劫,身体及手足,静然安不动。

⑹《涅槃经》:观一切法,本性皆空。僧肇《维摩诰经注》:二乘观空,惟在无我,大乘观空,无法不在。

⑺《法华经》:是时天雨曼陀罗花、摩诃曼陀罗花、曼殊沙花、摩诃曼殊沙花,而散佛上,及诸大众。

⑻《弥陀经》:七宝池底,纯以金沙布地。梁元帝诗:“飘花拂叶度金池。”

⑼玉柄,谓尘尾。

李白简介

唐代·李白的简介

李白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的诗(959篇) 的名句(388条)

古诗文·看一看

遣子槃往华容族间种田寄安卿章士明

魏观明代

樽酒西郊慰远还,梅花春意正相关。幽栖只好山林下,至乐无如畎亩间。

为说柴桑三径在,肯容莘野一犁閒。斯文更有殷勤祝,烱烱明珠照二鬟。

甲戌民风近体寄叶给事八首 其一

龚诩唐代

疫疠饥荒相继作,乡民千万死无辜。浮尸暴骨处处有,束薪斗粟家家无。

只缘后政异前政,致得今吴非昔吴。寄语长民当自责,莫将天数厚相诬。

恭挽神宗皇帝二首 其二

毕仲游宋代

北极回天象,西陵法帝居。松门黄道直,帐殿紫宸虚。

宴罢千秋节,哀缠六尺舆。御诗兼手诏,新见睿思书。

忍野八海咏怀

熊盛元近现代

海底鱼游乐未央,此身何啻在濠梁?遥闻尺八箫声起,牵得乡愁尔许长。

菩萨蛮 其三 咏榴有赠

陈去病清代

骄阳时节花如火。猩红一树裙儿妒。莫说柳三多。多男算是他。

并刀和露剖。粒粒相思豆。端的费相思。问伊知不知。

宫词一百首

岳珂宋代

金城十仞据阳池,三镇高扃死不随。

自是天恩浃肌髓,不关左衽限戎夷。

古诗词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