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诗人内容
mei

弘扬国学·传承文化 | 传承国学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

首页 > 诗人 > 清代 > 丘逢甲 21786

丘逢甲简介

丘逢甲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 丘逢甲的诗文(1115篇) 丘逢甲的名句(1条)

主要成就

  丘逢甲一生共写过5000余首诗,传世的现尚有3000余首,其中“怀台诗”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他的诗都是有感而发,情深意切,绝无无病呻吟之弊,故能辗转传抄,广为传诵。即使在100余年后的今天,人们读他的诗集,仍能激发爱国热情,如临其境。当然,除了真情实感外,“乐宁才子”的作诗技巧同样是相当高超的。江泉的《丘仓海传》对此曾概括道:“仓海暨内渡……日以赋诗为事,而故国之思,以及郁伊无聊之气,尽托于诗。诗本其夙昔所长,数十年来复颠顿于人事、世故、家国、沧桑之余,皆足以锻炼而淬砺之。其所为诗,益苍凉慷慨,有《渔阳参挝》之声。又如飞免骠袅,绝足奔放,平日执干戈卫社稷之气概,皆跃然纸上。”梁启超的《饮冰室诗话》中对这种豪放激越、震撼人心的诗风同样有很高的评价,并称丘逢甲为“诗界革命一巨子”。

人物生平

展开阅读全文 ∨

评价

正面评价
  丘逢甲少年得志,却弃官返台从事教育工作;已未割台时,他首倡独立抗日;内渡大陆后则献身推广新式教育,为国家培养元气。终其一生始终对国家抱有高度的期望,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操。
  丘逢甲的诗文曾获得诸多学者高度的评价:钱仲联曾评其《岭云海日楼诗钞》曰“七律一种,开满劲弓,吹裂铁笛,真成义军旧将之诗。”柳亚子谓“时流竟说黄公度,英气终输仓海君,战血台澎心未死,寒笳残角海东云。”梁启超则誉为“诗界革命巨子”、“天下健者”。

负面评价
  1895年反割台运动期间,丘逢甲虽首先刺血上书反对割台,尔后却提前内渡,其前后言行不一,实际表现未尽理想,使后人稍有微词。连雅堂在《台湾通史》便作总评为“成败论人,吾所不喜,独惜其为吴汤兴、徐骧所笑尔。”丘氏内渡之际,有谓其挟带巨额公款而,但因无实据,亦有持不同意见者迄今仍无定论。

韩江有感

丘逢甲 丘逢甲清代

道是南风竟北风,敢将蹭蹬怨天公。

男儿要展回天策,都在千盘百折中。

春愁

丘逢甲 丘逢甲清代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元夕无月

丘逢甲 丘逢甲清代

满城灯市荡春烟,宝月沉沉隔海天。

看到六鳌仙有泪,神山沦没已三年!

刘彤轩以画梅及诗卷见赠,用卷中过梅岭韵答之 其四

丘逢甲 丘逢甲清代

挥尽金壶墨几丸,调冰弄雪不知寒。广平铁石心肠在,更倩先生为写看。

答台中友人 其一

丘逢甲 丘逢甲清代

极目风涛怆梦思,故山迢递雁书迟。渡江文士成伧父,归国降人谤义师。

老泪纵横同甫策,雄心消耗稼轩词。月明海上劳相忆,凄绝天涯共此时。

说潮五古十七首 其十六

丘逢甲 丘逢甲清代

英雄未遇时,牢落无不有。铁丐尔何来?孑身南北走。

问丐何姓名,仰天指其口。陈平计固在,谁识相时久。

fo诗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