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庾信留仕北朝后,常常面对异域风物而起羁旅之叹。但这首诗所描写的边塞景象,并不一定是即目所见,而是综合若干具有北方特征的景物,再结合几个典故,构成冷落萧索的总体印象,借以抒写出心头的凄凉之感。
“萧条亭障远,凄惨(一本作‘凄怆’)风尘多。”浓郁的乡关之思中夹杂着尚未消磨的豪气,从诗中迎面扑来。他本可以在故乡安乐地走完自己的人生旅程,却又因故而漂零在异地他乡,屈仕敌国,远离家园。诗人看不见故园的青山秀水,他想:黄河的那一面,应该就是故乡的城池吧?苏武不在,易水犹寒,没有人能够明白诗人对于家乡的思念。壮士一去不复返,自己不知何时才能踏入故园。“故园东望路漫漫”,诗人把最好的岁月留在了异国他乡。最后借前面典故的字面意义,与前六句合成一个完整的境界,勾出了诗人遥望亭障关河,面对秋风寒水,在边塞的帐幕中晨起悲歌的形象。
在格律上,此诗除第二句为三平调外,其余各句平仄粘对都暗合五言律诗的规则,已可视为唐人五律的先声。
庾信简介
南北朝·庾信的简介
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兰成,北周时期人。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他以聪颖的资质,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又来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创作的内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 …
〔► =$docheckrep[2]?ReplaceWriter($ecms_gr[writer]):$ecms_gr[writer]?>的诗(453篇)〕
名人名言名句
-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出自〔宋代〕辛弃疾: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出自〔清代〕龚自珍: 《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
“年年负却花期!过春时,只合安排愁绪送春归。”
出自〔清代〕张惠言: 《相见欢·年年负却花期》
-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
“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
出自〔宋代〕吴文英: 《浣溪沙·门隔花深梦旧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