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章节
mei

弘扬国学 · 传承文化 | 传承国学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

首页 > 古籍 > 明季北略诗人 > 卷二·高邦佐自缢

卷二·高邦佐自缢

计六奇Ctrl+D 收藏本站

原文

  高邦佐,字以道,山西襄陵人。万历己未进士,授寿光知县,招抚流移,为山东循良第一。入为户部主事,出守永平,升副使备兵天津,升陕西参政。丁艰归,服阕备兵蓟州,寻乞义归。会辽事孔棘,奉命以参政兼佥事,分巡东宁,顾经、抚不和,西酋内讧,势且莫支。公不得已,具文请告,已得允,而正月二十日大兵渡三坌河矣。广宁官吏皆遁,人多劝公西走,且谓请告之身,可以无死。公曰:吾一日在事,则一日臣子也。若偷生入关,何面目见天下士?乃作书与母太淑人杨氏诀。以匹马二仆走松山,乞援于经略。公知必不可为,乃亲书一纸,令家童持信入关。其略曰:本道奉命分巡广宁,家有九旬之母,绝裾出山,抵任以来,饮食具废,意图肃清迅扫,仰报君父。不意天不厌乱,三坌失守,惟有一死以殉封疆耳。除西向叩阙、南向拜母,自经公署,以明臣节外,所有随任家童二名,遣还原籍报信。诚恐关津阻滞,合给印批。遂整冠束带再拜,以印绶自经。二仆高永、高厚谓不忍主人独去,无给使令地下者,恸哭争死,永遂以书付厚,抱公尸呼号抢地,仰就其绶尾自缢。时,大兵且迫,经略命举火并二尸及公署焚之,未及以马票给厚。厚年仅十九,有武弁卢科,感公德,弃家护厚入关。有旨赠公光禄寺卿,再赠大理寺卿,谥忠节,赐祭葬,荫一子锦衣世百户,立祠。义仆高永优恤银二十两。

译文及注释

  高邦佐,字以道,山西襄陵人。万历23年,1595年进士,授寿光知县,在任时招抚安定流民,被认为山东第一良臣循吏。后历任户部主事、河北永平知府、天津兵备副使、陕北神木参政、天津蓟州兵备等职。丁忧归任后,任蓟州兵备道,很快上疏自求归养。时逢辽事艰难,奉命以参政兼佥事,分巡广宁,当时经略熊廷弼和抚臣王化贞不和,蒙古各部内讧,情势危急,难以支持,高邦佐不得已再次上疏请求归养,已得到朝廷许可,但正月20日建奴军已经渡过了三岔河。广宁官员小吏都逃走了,很多人劝高邦佐向西逃跑,并且说你都是朝廷恩准归养的人了,不必在这里等死。高邦佐说:我在职一天,就是一天的臣子,守土有责。如果偷生逃入关内,有何面目见天下人?于是亲笔写了一封信,令家里的仆人拿着信入关,信中大意说:我奉命分巡广宁,家里有九十多岁的老母,但我决然赴任,到任以来,废寝忘食,本打算扫清建奴,报答君父。不成想天不成全,三岔河目下已经失守,我唯有一死殉职,除了拜别圣上、老母,在公署自尽以明臣节外再无他途,我有随任的两名仆人,我派他们回原籍报信,只是担心沿途关隘阻拦他们,发给他们通关文书。书毕高邦佐整肃衣冠,拜别圣上、老母,用印绶自缢而死。两位仆人高永、高厚不忍心让高邦佐独自赴义,痛哭着争相要随之而去,高永把信交给高厚,抱着高邦佐的遗体痛哭呼号、以头抢地,随即自缢而死。当时建奴军已经迫近,经略熊廷弼命举火将公署和二人遗体一起烧掉,危急中都没来得及把马票交给高厚。高厚年仅19岁,这时有武弁卢科被高邦佐和高永的行为感动,弃家护送高厚入关。后朝廷追赠高邦佐为光禄寺卿、大理寺卿,谥号忠节,由朝廷出面安葬,荫补其一子为锦衣卫百户,立祠祭奠。义仆高永抚恤银20两。

参考资料:

小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