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
词语解释
菩提[ pú tí ]
⒈ 佛教音译名,指觉悟的境界。
英梵Bodhi;
引证解释
⒈ 佛教名词。梵文Bodhi的音译。意译“觉”、“智”、“道”等。佛教用以指豁然彻悟的境界,又指觉悟的智慧和觉悟的途径。
引《百喻经·驼瓮俱失喻》:“凡夫愚人,亦復如是,希心菩提,志求三乘。”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婆罗痆斯国》:“太子六年苦行,未证菩提。”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郊遇》:“堪笑世人懵懂,不识菩提路径。”
⒉ 树名。即菩提树。参见“菩提树”。
引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蜀无兔鸽》:“娑婆树一名菩提,叶似白杨, 摩伽陀那国 所献也。”
张长 《泼水节·孔雀舞》:“你营巢吧,公社礼堂前面,是一棵枝叶茂盛的菩提。”
国语辞典
菩提[ pú tí ]
⒈ 从污染迷惑中体悟四圣谛。梵语 bodhi的音译。
引南朝梁·萧衍〈游钟山大爱敬寺〉诗:「菩提圣种子,十力良福田。」
《西游记·第二回》:「悟彻菩提真妙理,断魔归本合元神。」
英语bodhi (Sanskrit), enlightenment (Buddhism)
德语Bodhi (Sprachw)
法语Bodhi
分字解释
※ "菩提"的意思解释、菩提是什么意思由崈庆美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我深以为意,以树喻人,以心为镜,我只是遵循自己的本心罢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2.每到佛节,信男信女们就在大菩提树干上拴线,献贡品,顶礼膜拜。
3.菩提本无树,明镜异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4.“劫因欲生,苦因乐苦,霜飞眉上,剑由心出;世间疮痍,众生多苦,茕茕菩提,寂寂真如。”偈中满是落寞悲悯,吟诵已毕,溘然化去。
5.花寺的院子比较小,更显得院中的几棵菩提树硕大无比。虽然已是深秋了,但它们还是那么挺拔苍翠。
6.梦想需要一张菩提树下的坐垫,幸福可以来的晚一些,只要它是真的。
7.若三千大千世界内,山河、石壁、四大海水,能令涌沸;须弥山及铁围山,能令摇动;又令碎如微尘,其中众生,悉令发无上菩提心。
8.之誉,乃是魏孝文帝孝昌三年为安顿印度僧人菩提达摩来到少林寺传授禅法而辟。
9.除了菩提洁净的树干和榕树那永远都脏脏的须以外,竟然不见了九重葛原本该长在泥土里的根,大概就跟很多梦很大的人一样吧!去到一个原本不该去的地方。
10.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王法所录,绳缚鞭挞,系闭牢狱,或当刑戮,及余无量灾难陵辱,悲愁煎逼,身心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