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
词语解释
笔记[ bǐ jì ]
⒈ 用笔所做的记录。
例听课笔记。
记笔记。
英note;
⒉ 一种以随笔记录为主的著作体裁,多由分条的短篇汇集而成。
英a type of literature consisting mainly of short sketches;
笔记[ bǐ jì ]
⒈ 用笔记录。
英take down;
引证解释
⒈ 古时称散文为笔,与韵文相对时,称笔记。
引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路粹、杨修,颇怀笔记之工; 丁仪、邯郸,亦含论述之美。”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温太真 之笔记,循理而清通,亦笔端之良工也。”
南朝 梁 王僧孺 《太常敬子任府君传》:“辞赋极其精深,笔记尤尽典实。”
⒉ 一种以随笔记录为主的著作体裁。内容大都为记见闻,辨名物,释古语,述史事,写情景。其异名则有随笔、笔谈、杂识、札记等。
引鲁迅 《且介亭杂文·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烧掉房子的事,据 宋 人的笔记说,是开始于 蒙古 人的。”
洪深 《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四章三:“现在引 明 人笔记一则为例。”
⒊ 用笔记录。亦指听课、听报告、读书时所作的记录。
引鲁迅 《故事新编·出关》:“过不多久,就有四个代表进来见 老子,大意是说他的话讲的太快了,加上国语不大纯粹,所以谁也不能笔记。”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三七章:“土改队员和一些认得了多少字的人……都在认真地记着笔记。”
孙犁 《秀露集·新年为天津团讯作》:“读完一本书,要作一点笔记,以加深你对这本书的印象。”
国语辞典
笔记[ bǐ jì ]
⒈ 随笔记录的文字。如陆游的《老学庵笔记》。
近札记
⒉ 记录。
例如:「上课笔记」、「演讲笔记」。
⒊ 一种文体。大抵杂记见闻、辨订俗譌、或综述古义。
引宋·王僧孺〈太常敬子任府君传〉:「辞赋极其精深,笔记尤尽典实。」
分字解释
※ "笔记"的意思解释、笔记是什么意思由崈庆美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为明彼此差别,还原本来面目,本文立足于唐代笔记小说资料,特做考辨。
2.王老师坚持作读书笔记,积累了许多珍贵资料。
3.我们长话短说,即使你们到现在还没有完全了解,你们中有笔记本的,台式机的人,现在也应该编写程序了,我承认这很枯燥。
4.小明在听取讨论发言时,潦草地记下了一行令人哭笑不得的笔记。
5.经常有针对性地阅读。每逢书中他自认为重要和有参考价值的地方,都加以摘要,并做笔记。马克思的一生虽然颠沛流离,经济经常陷入困境,生活十分艰难。但他依然克服各种困难,坚持读书和科研。
6.如果你们想开始记笔记的话,不妨将下面这句话写下来,这也正是这次讨论会的内容。
7.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
8.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
9.我这才知道,钱先生的博闻强记,是跟他有时也复习这些笔记本有关系。
10.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弗兰西斯·培根
相关词语
- rì jì日记
- lǎo cán yóu jì老残游记
- shí yí jì拾遗记
- wǔ sè bǐ五色笔
- shū jì书记
- shàng jì上记
- guān cháng xiàn xíng jì官场现形记
- jì yì记忆
- jì de记得
- jì lǐ gǔ记里鼓
- jì zhù记住
- jì lù记录
- jì yán记言
- fó jì佛记
- zǎi jì载记
- jì zhě记者
- wàng jì忘记
- kē mù jì科目记
- dòng bǐ动笔
- dēng jì登记
- fèn bǐ奋笔
- jì lǐ chē记里车
- lǐ jì礼记
- jì lǐ duī记里堆
- sù jì jì hào速记记号
- zhuàn jì传记
- lǎn bǐ揽笔
- nán háng jì南行记
- hú bǐ湖笔
- shū jì piān piān书记翩翩
- bǐ jì笔偈
- dìng míng bǐ定名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