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述等身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著述:编写的著作。写的书摞起来和自己的身高相等。形容著作极多。亦作“著作等身”。
出处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一》:“自是以外,虽著述等身,声华盖代,总听其自贮名山,不得入此门一步焉,先圣之志也。”
例子伟烈君通天算之学,生平著述等身,而精勤惕厉,未尝一日废书不观也。清 王韬《瀛壖杂志》卷六
基础信息
拼音zhù shù děng shēn
注音ㄓㄨˋ ㄕㄨˋ ㄉㄥˇ ㄕㄣ
感情著述等身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作品多。
近义词著作等身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低声下气(意思解释)
- 师心自是(意思解释)
- 多多益善(意思解释)
- 雪兆丰年(意思解释)
- 进本退末(意思解释)
- 群龙无首(意思解释)
- 快心满志(意思解释)
- 之死靡二(意思解释)
- 困而不学(意思解释)
- 昂藏七尺(意思解释)
- 己溺己饥(意思解释)
- 令人满意(意思解释)
- 冲锋陷阵(意思解释)
- 举直错枉(意思解释)
- 面有难色(意思解释)
- 升官发财(意思解释)
- 散带衡门(意思解释)
- 身败名裂(意思解释)
- 白云苍狗(意思解释)
- 空腹高心(意思解释)
- 苦口婆心(意思解释)
- 过门不入(意思解释)
- 无穷无尽(意思解释)
- 师严道尊(意思解释)
- 怜香惜玉(意思解释)
- 母夜叉(意思解释)
- 烟消云散(意思解释)
- 成己成物(意思解释)
※ 著述等身的意思解释、著述等身是什么意思由崈庆美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混世魔王 | 比喻扰乱人世的凶人或骄纵恣肆的人。 |
经帮纬国 | 经、纬:本指丝织物的纵线和横线,引申为治理、规划;邦:国家。指治理国家。 |
悬而未决 | 一直拖在那里,没有得到解决。 |
金光闪闪 | 闪闪:光亮闪烁。金光闪烁耀眼 |
柳暗花明又一村 | 原形容前村的美好春光,后借喻突然出现新的好形势。 |
草菅人命 | 菅:一种多年生的茅草;泛指野草、杂草。把人的性命看得像野草一样轻贱;随意加以摧残。指反动统治者滥施淫威;任意残害人命。也作“草菅民命。” |
目不转睛 | 睛:眼珠。眼睛不眨;眼珠不转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看得出神。 |
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 |
铁面无私 | 形容公正严明;不讲情面。铁面:比喻刚直无私。 |
遁入空门 | 遁:逃遁;空门:指佛教,因佛教认为世界是一切皆空的。指出家。避开尘世而入佛门。 |
官僚主义 | 指只发号施令而不考虚实际问题的工作作风,即当官作老爷的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 |
进道若退 | 谓前进之道反若后退。 |
识字知书 | 谓有文化知识。 |
偃旗息鼓 | 偃:放倒;息:停止。原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 |
鱼死网破 | 不是鱼死;就是网破。指拼个你死我活。 |
令人满意 | 指让人意愿得到满足。 |
不置可否 | 置:搁;放;可:行;否:不行。不说对;也不说不对。指不明确表态。也作“不加可否。” |
羽旄之美 | 装饰着羽毛的旗子飘动的状观景象。 |
平心而论 | 论:说。指采取冷静客观的态度作公允的评论;不掺杂任何感情因素。 |
恶醉强酒 | 强:硬要。怕醉却又猛喝酒。比喻明知故犯。 |
风情月意 | 指男女相互爱恋的情思。同“风情月思”。 |
刻不容缓 | 刻:片刻;容:容许;缓:延缓;耽搁。一刻也不容许延缓。形容形势十分紧迫。 |
读书种子 |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
空话连篇 | 连篇:整篇。整篇都是空话,缺乏具体内容。 |
依样画葫芦 | 比喻单纯地照样子模仿;也作“依样葫芦”;“比着葫芦画瓢”、“照葫芦画瓢”。 |
快人快语 | 快:爽利;直爽。爽快人说爽快话。 |
顾景惭形 | 看着身影,对自己的形体感到羞愧。谓自认不配享受某种荣誉、称号等而感到惭愧。 |
迷离惝恍 | 形容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