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谠论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谠:正直。出言忠诚,立论正直。
出处宋·宋孝宗《经进东坡文集序》:“故赠太师谥文忠苏轼,忠言谠论,立朝大节,一时廷臣无出其右。”
例子《元史·赵与票传》:“朝廷立法多所咨访,与票忠言谠论,无所顾惜。进直学士,特侍讲。”
基础信息
拼音zhōng yán dǎng lùn
注音ㄓㄨㄥ 一ㄢˊ ㄉㄤˇ ㄌㄨㄣˋ
繁体忠言讜論
感情忠言谠论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催人泪下(意思解释)
- 隔靴搔痒(意思解释)
- 防患于未然(意思解释)
- 骨肉离散(意思解释)
- 以权谋私(意思解释)
- 绳锯木断(意思解释)
- 举善荐贤(意思解释)
- 一干二净(意思解释)
- 极重不反(意思解释)
- 寿元无量(意思解释)
- 取而代之(意思解释)
- 一哄而起(意思解释)
- 行不顾言(意思解释)
- 永垂不朽(意思解释)
- 民不畏死(意思解释)
- 偶一为之(意思解释)
- 千丝万缕(意思解释)
- 水中捞月(意思解释)
- 事与愿违(意思解释)
- 分门别类(意思解释)
- 唇枪舌剑(意思解释)
- 短寿促命(意思解释)
- 胆大心小(意思解释)
- 不合时宜(意思解释)
- 出师不利(意思解释)
-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意思解释)
- 霜露之悲(意思解释)
- 似曾相识(意思解释)
※ 忠言谠论的意思解释、忠言谠论是什么意思由崈庆美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短褐不全 | 短褐:粗麻布短衣。粗布短衣还破旧不完整。形容生活贫苦。 |
期颐之寿 | 期颐:百年。高寿的意思。 |
逍遥法外 | 不受拘束。指犯法的人没有受到法律制裁 ;仍然自由自在。 |
不辱使命 | 辱:辜负,玷辱。指不辜负别人的差使。 |
七搭八扯 | 同“七搭八搭”。 |
前瞻后顾 | 同“瞻前顾后”。看看前再看看后。有时形容顾虑过多,犹豫不决。 |
如臂使指 | 好像手臂指挥手指一样。比喻指挥、调动得心应手。 |
举善荐贤 | 贤:胡才能,有道德的。保举推荐品德好、有才能的人。 |
玉卮无当 | 卮:古代盛酒的器皿;当:底。玉杯没有底。后比喻事物华丽而不合实用。 |
同心合力 |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
诈奸不及 | 犹言十分奸诈。 |
雨散风流 | 比喻离散。 |
有目共睹 | 睹:看见。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见。形容极其明显。 |
铁树开花 | 比喻事情非常罕见或极难实现。铁树:也叫苏钱;常绿乔木;好多年才开一次花。 |
倒裳索领 | 索:搜寻、寻求。把衣裳倒过来寻找领口。比喻办事抓不到要点。 |
分工合作 | 众人各司其责,共同从事工作。 |
贤母良妻 | 见“贤妻良母”。 |
之子于归 | 之子:这个女子;于归:到丈夫家中去。指女子出嫁 |
凡夫俗子 | 泛指平庸的人。 |
受益匪浅 | 匪:通“非”。得到的好处很多。 |
狼吞虎咽 | 像狼虎一样吞咽东西。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
切树倒根 | 比喻彻底。 |
不可告人 | 不能告诉别人。多指见不得人的不光明、不正当的用心或行径。 |
改恶向善 | 指不再做恶,重新做好人。 |
纵横四海 | 纵横:奔驰无阻。在天下任意往来,没有阻挡。比喻无敌于世。 |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 黄钟被砸烂并被抛置一边,而把泥制的锅敲得很响。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而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却居于高位。 |
忠果正直 | 忠诚果断,持正刚直。 |
拳头产品 | 比喻企业特有的、别人难以胜过的看家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