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知格物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致知:获得知识;格物:推究事理。获得知识,推究事物的原理。
出处西汉·司马迁《礼记·大学》:“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基础信息
拼音zhì zhī gé wù
注音ㄓˋ ㄓ ㄍㄜˊ ㄨˋ
感情致知格物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格物致知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乐道安命(意思解释)
- 高屋建瓴(意思解释)
- 默不做声(意思解释)
- 匡乱反正(意思解释)
- 生龙活虎(意思解释)
-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意思解释)
- 龙腾虎跃(意思解释)
- 慌里慌张(意思解释)
- 通都大邑(意思解释)
- 一哄而起(意思解释)
- 挖空心思(意思解释)
- 燕雀安知鸿鹄志(意思解释)
- 鸿儒硕学(意思解释)
- 鸡胸龟背(意思解释)
- 囚首垢面(意思解释)
- 黄雀衔环(意思解释)
- 休戚是同(意思解释)
- 比众不同(意思解释)
- 打情卖笑(意思解释)
- 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意思解释)
- 香火姻缘(意思解释)
- 目无全牛(意思解释)
- 白草黄云(意思解释)
- 公子哥儿(意思解释)
- 通时合变(意思解释)
- 雷大雨小(意思解释)
- 细水长流(意思解释)
- 心服口服(意思解释)
※ 致知格物的意思解释、致知格物是什么意思由崈庆美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疚心疾首 | 疚:久病,忧虑。因歉疚而内心不安。心中不安,头痛脑胀。形容十分悲痛忧愁或不安。 |
闻声相思 | 声:名声。指思慕、钦仰有声望的人。 |
一无所有 | 什么都没有(一:一概;完全)。 |
旦夕之间 | 旦:早晨。夕:晚上。早晚之间,形容在很短时间内。 |
章甫荐履 | 冠被垫在鞋子下。比喻上下颠倒。 |
着手回春 | 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也比喻医术高明。 |
心里有鬼 | 指心里暗藏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计划。 |
炙手可热 | 炙:烤。热得烫手。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
杜绝言路 | 杜绝:断绝,阻塞;言路:进言之路。堵塞和断绝一切进言之路,指不纳谏言。 |
时易世变 | 时代变迁,世事也不一样。 |
春山如笑 | 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 |
三长两短 | 比喻意外的灾祸或事故;现多指死亡。 |
反面无情 | 翻脸不讲情面。形容对人的态度突然变坏;不留情面。 |
色中饿鬼 | 比喻极其贪色的人。 |
作乱犯上 | 犯:冒犯。违抗尊长或朝廷,为悖逆或叛乱的行为。 |
主明臣直 | 主:君主。君主圣明,臣下也就正直。 |
经纬天地 | 经:丝织品的直线;纬:丝织品的横线。形容人的才能极大,能经营天下,治理国政。 |
室徒四壁 | 犹言室内空无一物。喻贫穷。 |
不治之症 | 治不好的病、绝症。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或无法改正的弊端、错误。 |
十恶不赦 | 十恶:旧刑律中规定的十种重罪。指罪恶极大;不可饶恕。 |
量能授官 | 根据人的能力大小而授予适当官职。 |
斗水活鳞 | 语本《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后因以“斗水活鳞”比喻得到微薄的资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 |
目无全牛 | 比喻技艺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 |
立地书橱 |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
超然物外 | 超然:脱离;不介入;物:客观世界。超脱于世俗生活之外;意指对现实的一切都不感兴趣。也比喻置身事外。 |
善善恶恶 | 称赞善事,憎恶坏事。形容人区别善恶,爱憎分明。 |
不在话下 | 原多用于旧小说中;表示故事暂告一段落;转入别的情节。现多指事物轻微;不值得说或事情当然是这样;用不着说。 |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 |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同“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