咫尺之书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书信。古代书写用木简,信札之简长盈尺,故称。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而后遣辩士奉咫尺之书,暴其所长于燕,燕必不敢不听从。”宋·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欲徒手奉咫尺之书,自托于执事,将使执事何从而知之,何从而信之哉?”
例子闻得钱騕智勇足备,明公若驰咫尺之书,厚具礼币,只说越州贼寇未平,向董昌借钱騕来此征剿。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二十一卷
基础信息
拼音zhǐ chǐ zhī shū
注音ㄓˇ ㄔˇ ㄓ ㄕㄨ
繁体咫尺之書
感情咫尺之书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指书信。
字义分解
展开阅读全文 ∨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怪诞不经(意思解释)
- 革风易俗(意思解释)
- 旦夕之间(意思解释)
- 故家乔木(意思解释)
- 自我批评(意思解释)
- 故步不离(意思解释)
- 蹑手蹑脚(意思解释)
- 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意思解释)
- 源源不断(意思解释)
- 夫唱妇随(意思解释)
- 空口无凭(意思解释)
- 溢于言表(意思解释)
- 下临无地(意思解释)
- 一哄而起(意思解释)
- 性急口快(意思解释)
- 见危致命(意思解释)
- 惊鸿艳影(意思解释)
- 室徒四壁(意思解释)
- 秽德垢行(意思解释)
- 进谗害贤(意思解释)
- 峨峨洋洋(意思解释)
- 牛刀小试(意思解释)
- 动魄惊心(意思解释)
- 凤协鸾和(意思解释)
- 心上心下(意思解释)
- 安身立命(意思解释)
- 生知安行(意思解释)
- 意料之外(意思解释)
※ 咫尺之书的意思解释、咫尺之书是什么意思由崈庆美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反复无常 | 反复;颠过来倒过去;无常:没有常态。经常变化没有稳定的状态。形容变动不定或狡诈多变。 |
歇斯底里 | 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
鸿鹄将至 | 鸿鹄:天鹅。指学习不专心。现表示将有所得。 |
大树将军 | 原指东汉冯异。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将领。 |
进道若退 | 谓前进之道反若后退。 |
挖空心思 | 形容费尽心计;想尽一切办法。 |
偃旗息鼓 | 偃:放倒;息:停止。原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 |
公才公望 | 才:才识;望:名望。才识名望可称公辅的地位。 |
骨肉之亲 | 骨肉:骨和肉,比喻至亲;亲:亲爱。比喻父母、兄弟、子女之间相亲相爱的关系。 |
量能授官 | 根据人的能力大小而授予适当官职。 |
匡谬正俗 | 纠正错误,矫正陋习。 |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 |
理直气壮 | 直:正确、合理、充分;气壮:气势旺盛。理由正确、充分;说话的气势就很盛。 |
满园春色 | 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
升官发财 | 谓提升了官职,同时就能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 |
坐怀不乱 | 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没有发生非礼行为。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 |
心小志大 | 办事小心,抱负远大。 |
进进出出 | 走进走出,穿进穿出。 |
苟合取容 | 苟合:苟且附合;取容:取悦,讨好。苟且迎合,取悦于人。 |
纵横四海 | 纵横:奔驰无阻。在天下任意往来,没有阻挡。比喻无敌于世。 |
首尾两端 | 两端:拿不定主意。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动摇不定。 |
他山之石 | 别的山上的石头。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错误的外力。 |
头上末下 | 第一次,初次。 |
打开天窗说亮话 | 比喻无须规避,公开说明。 |
牛星织女 | 即牛郎织女。 |
高步通衢 | 见“高步云衢”。 |
异军突起 | 异军:另外一支军队。指另一支引人注目的力量突然兴起。 |
桃花运 | 指男子得到女子的特别爱恋。泛指好运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