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安忘危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只知道过太平日子而忘记了危险的时候。
出处晋·潘岳《秋兴赋》:“彼知安而忘危兮,故出生而入死。”
基础信息
拼音zhī ān wàng wēi
注音ㄓ ㄢ ㄨㄤˋ ㄨㄟ
感情知安忘危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反义词居安思危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绘影绘声(意思解释)
- 混淆是非(意思解释)
- 快马加鞭(意思解释)
- 直截了当(意思解释)
- 因噎废食(意思解释)
- 大千世界(意思解释)
- 酒能乱性(意思解释)
- 分路扬镳(意思解释)
- 赴汤蹈火(意思解释)
- 女生外向(意思解释)
- 舞刀跃马(意思解释)
- 战战业业(意思解释)
- 绵里藏针(意思解释)
- 爱毛反裘(意思解释)
- 今古奇观(意思解释)
- 狂风暴雨(意思解释)
- 鹬蚌相争(意思解释)
- 出师不利(意思解释)
- 服气吞露(意思解释)
- 有风有化(意思解释)
- 暗香疏影(意思解释)
- 冠履倒易(意思解释)
- 近在咫尺(意思解释)
- 凿壁偷光(意思解释)
- 息迹静处(意思解释)
- 彼此彼此(意思解释)
- 墨汁未干(意思解释)
- 蹊田夺牛(意思解释)
※ 知安忘危的意思解释、知安忘危是什么意思由崈庆美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天王老子 | 比喻至尊至贵、最有权威的人。 |
知无不言,言无不听 | 说的人,凡是知道的无不说出,听的人,没有一句话不接受。 |
黄台之瓜 | 黄台:指《黄台瓜辞》,为唐李贤所作,希望以此感悟高宗及武则天不能再废太子。比喻不堪再摘。 |
易子而教 | 易:交换。交换孩子进行教育。 |
长江后浪推前浪 | 比喻事物的不断前进。多指新人新事代替旧人旧事。 |
满山遍野 | 布满山岭田野。形容数量多或范围广。 |
尾生之信 | 尾生:古代传说中坚守信约的人,他为守约而甘心淹死。比喻只知道守约,而不懂得权衡利害关系。 |
敏而好学 | 敏:聪明。天姿聪明而且喜好学习。 |
兵无常势 | 兵:战争;常:常规、不变;势:形势。指用兵作战没有一成不变的方式。指根据敌情采取灵活对策。 |
皮开肉绽 | 绽:裂开。皮肉都裂开。形容被殴打得伤势极重。 |
流离转徙 | 辗转迁移,无处安身。 |
春山如笑 | 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 |
牝鸡司晨 | 牝鸡:母鸡;司:掌管。比喻女人掌权当政。 |
倦鸟知还 | 疲倦的鸟知道飞回自己的巢。比喻辞官后归隐田园;也比喻从旅居之地返回故乡。 |
表里如一 | 表:外表;里:内心。外表和内心一个样。外表与内部一致。形容人的言论、行动和思想完全一致。 |
谠言直声 | 谠言:公正的言论;直:正直的。公正的、正直的、理直气壮的言论。 |
秽德垢行 | 指自污浊其德行以避祸患。 |
之子于归 | 之子:这个女子;于归:到丈夫家中去。指女子出嫁 |
湖光山色 | 湖水风光;山峦秀色。形容山水景色之美。 |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 比喻随便遇到什么险恶的情况,都信心十足,毫不动摇。同“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
充耳不闻 | 充:塞住;闻:听。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 |
密锣紧鼓 | 锣声紧,鼓点密。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声势。 |
薪尽火灭 | 薪:柴火。柴草完了,火也就灭了。比喻死亡。 |
人尽其才 | 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才能。尽:全部用出。 |
举目无亲 | 举目:抬头看。抬头张望;没有一个亲人。形容人生地疏、孤独无依。 |
西学东渐 | 渐:流入。西方的各种学说向东方流传。 |
欲速则不达 | 速:快;达:达到。指过于性急图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
振聋发聩 | 使聋子都受到振动和醒悟(发:开启;聩:耳聋)。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