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奚之举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祁奚举荐贤人,不避亲仇,公正无私。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三年》:“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称解狐,其仇也。将立而卒。又问焉,对曰:‘午可也。’于是使祁午为中军尉。”
例子唐·姚元崇《答张九龄书》:“历官三朝,年愈一纪,凡所称荐,罕避嫌疑,实有祁奚之举。”
基础信息
拼音qí xī zhī jǔ
注音ㄑ一ˊ ㄒ一 ㄓ ㄐㄨˇ
繁体祁奚之舉
感情祁奚之举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用人。
近义词祁奚之荐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任人唯亲(意思解释)
- 物阜民安(意思解释)
- 出师无名(意思解释)
- 颐指气使(意思解释)
- 忧喜交集(意思解释)
- 难以置信(意思解释)
- 二八佳人(意思解释)
-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意思解释)
- 喜新厌旧(意思解释)
- 万里长城(意思解释)
- 不翼而飞(意思解释)
- 语短情长(意思解释)
- 风俗人情(意思解释)
- 绊脚石(意思解释)
- 祸国误民(意思解释)
- 室徒四壁(意思解释)
- 户告人晓(意思解释)
- 漫不经心(意思解释)
- 分门别类(意思解释)
- 香火姻缘(意思解释)
- 学而优则仕(意思解释)
- 立地书橱(意思解释)
- 稳如泰山(意思解释)
- 起死回生(意思解释)
- 散言碎语(意思解释)
- 迷离惝恍(意思解释)
- 精明强干(意思解释)
- 苟合取容(意思解释)
※ 祁奚之举的意思解释、祁奚之举是什么意思由崈庆美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天王老子 | 比喻至尊至贵、最有权威的人。 |
名士风流 | 名士的风度和习气。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 |
斗方名士 | 斗方:一二尺见方的诗幅或书画页;名士:知名而未出仕的人。好在斗方上写诗或作画以标榜的“名士”。旧指冒充风雅的人。 |
取长补短 | 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
首身分离 | 首:头。头和身体分开了。指被砍头。 |
又红又专 | 具有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又掌握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 |
晓以大义 | 晓:使人明白。把道理对人讲清楚。 |
名重一时 | 一时期内名声很大,受到广泛重视。亦作“名震一时”、“名得当时”、“名噪一时”、“名倾一时”。 |
不攻自破 | 不用攻击;自己就破灭了。多指不正确的理论或谣言未经批驳;就露出破绽;站不住脚了。 |
不得而知 | 得:能够。无从知道。 |
闭关自守 | 守:防守。封闭关口;并加以防守;不跟外界往来。也比喻因循守旧;不接受外界事物的影响。 |
亲上成亲 | 谓原是亲戚,又再结姻亲。 |
谠言直声 | 谠言:公正的言论;直:正直的。公正的、正直的、理直气壮的言论。 |
囚首垢面 | 象监狱里的犯人,好久没有理发和洗脸。形容不注意清洁、修饰。 |
不能自拔 | 拔:摆脱。不能将自己拔出来。指陷进很深的境地;难以使自己从中解脱出来。 |
死不开口 | 至死也不说话。指缄口不言 |
匡谬正俗 | 纠正错误,矫正陋习。 |
凹凸不平 | 形容平面上有凸出和凹进的地方。 |
胜友如云 | 胜友:良友。许多良友聚集一处。 |
白首之心 | 老年时的壮志。 |
目无全牛 | 比喻技艺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 |
清风劲节 | 喻人品纯洁,节操坚贞。 |
双柑斗酒 | 比喻春天游玩胜景。 |
汲汲顾影 | 惶惶然自顾其影,孤苦失望的样子。也指频频地自顾其影,洋洋得意的样子。 |
图穷匕见 | 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来的目的。穷:尽;匕:匕首;短剑。 |
今古奇观 | 奇观:奇异的景象。指古今奇怪而少见的事。 |
义不容辞 | 义:道义;容:允许。辞:推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
暴露无遗 | 暴露:显露;显现;遗:遗漏。全部、彻底地暴露了出来;没有丝毫遗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