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甲据鞍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形容武将年虽老而壮志不减。
出处《後汉书 马援传》载:汉 马援年六十二,请出征,光武帝以其老,未许。“援自请曰: ‘臣尚能被甲上马。’帝令试之。援据鞍顾眄,以示可用。帝笑曰:‘矍铄哉是翁也!’”。
例子赵国廉将军,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据鞍走若云。明 刘基《宝林同讲师渴马图歌》
基础信息
拼音pī jiǎ jù ān
注音ㄆ一 ㄐ一ㄚˇ ㄐㄨˋ ㄢ
繁体被甲據鞍
感情被甲据鞍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战争。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坚强不屈(意思解释)
- 亭亭玉立(意思解释)
- 轮焉奂焉(意思解释)
- 默不做声(意思解释)
- 扫地出门(意思解释)
- 酒囊饭袋(意思解释)
- 以小见大(意思解释)
- 说雨谈云(意思解释)
- 气充志骄(意思解释)
-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意思解释)
- 喜新厌旧(意思解释)
- 极重不反(意思解释)
- 算尽锱铢(意思解释)
- 稳操胜券(意思解释)
- 识字知书(意思解释)
- 挖空心思(意思解释)
- 鸿儒硕学(意思解释)
- 钿合金钗(意思解释)
- 共商国是(意思解释)
- 纵横天下(意思解释)
- 散带衡门(意思解释)
-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意思解释)
- 祝哽祝噎(意思解释)
- 字斟句酌(意思解释)
- 过甚其词(意思解释)
- 哀兵必胜(意思解释)
-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意思解释)
- 他山之石(意思解释)
※ 被甲据鞍的意思解释、被甲据鞍是什么意思由崈庆美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一轨同风 | 车轨相同,风俗一致。比喻国家统一。 |
习非成是 | 对某些错误事情习惯了,反以为本来就是对的。 |
以小见大 | 从小的可以看出大的;指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或通过一小部分看出整体。 |
无时无刻 | 时、刻:时间;时候。没有一时一刻。 |
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 |
抛砖引玉 | 抛出砖头;引来白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或熟的意见或作品。常用作谦词。 |
巧上加巧 | 指一时凑巧或指人更加灵巧。 |
救经引足 | 经:自缢,上吊;引:拉;救上吊的人却去拉他的脚。比喻做的事与愿望相违背。 |
夷为平地 | 夷:拉平,铲平。铲平使成一块平地。 |
光前裕后 | 光前:光兴前业;裕后:恩泽流传及子孙。指增光前代;造福后人。形容功绩显著。 |
拔茅连茹 | 茅:白茅,一种多年生的草;茹:植物根部互相牵连的样子。比喻互相推荐,用一个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 |
互通有无 | 相互间拿自己多余的东西去调换自己所缺少的东西。 |
经史百子 | 经:经学,经书,儒家经典著作。史:史学,史书。百子:诸子百家之学。旧指各个方面的很需要学问。 |
皮笑肉不笑 | 极其不自然地装出一副笑脸。形容虚伪或心怀恶意的样子。 |
恐后争先 | 指害怕落后,追求上进。 |
超然物外 | 超然:脱离;不介入;物:客观世界。超脱于世俗生活之外;意指对现实的一切都不感兴趣。也比喻置身事外。 |
笑貌声音 | 笑貌:表情;声音:谈吐。指人的言谈、态度等。 |
运筹帷幄 | 运筹:筹划;策划。帷幄:军中营帐。原指在营帐中谋划制定作战的方法策略。 |
双柑斗酒 | 比喻春天游玩胜景。 |
取之不尽 | 拿不尽。形容极其丰富。 |
从天而降 | 天上掉下来的。 |
故态复萌 | 老样子又重新恢复。指原来的旧习气和老毛病又重犯了。 |
离本趣末 | 趣:通“趋”,趋向。丢掉根本,追逐末节 |
耳聪目明 | 聪:听觉灵敏。形容听觉和视觉非常机敏明利。 |
义不容辞 | 义:道义;容:允许。辞:推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
前赴后继 | 赴:奔赴。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向前。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止:语助词;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仰望着高山,效法着大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
主人翁 | 当家作主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