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俗守常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指受世俗平庸见解的束缚。
出处晋 葛洪《抱朴子 论仙》:“而浅识之徒,拘俗守常,咸曰世间不见仙人,便云天下必有此事。”
基础信息
拼音jū sú shǒu cháng
注音ㄐㄨ ㄙㄨˊ ㄕㄡˇ ㄔㄤˊ
感情拘俗守常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守旧。
近义词墨守成规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随机应变(意思解释)
- 音信杳无(意思解释)
- 残花败柳(意思解释)
- 眼空一世(意思解释)
- 背腹受敌(意思解释)
- 论黄数白(意思解释)
- 鼻青脸肿(意思解释)
- 举善荐贤(意思解释)
- 倒冠落佩(意思解释)
- 性急口快(意思解释)
- 作乱犯上(意思解释)
- 鱼死网破(意思解释)
- 进锐退速(意思解释)
- 分路扬镳(意思解释)
- 风和日丽(意思解释)
- 悬石程书(意思解释)
- 文山会海(意思解释)
- 共商国是(意思解释)
- 著手成春(意思解释)
- 马牛其风(意思解释)
- 散带衡门(意思解释)
- 勤学苦练(意思解释)
- 春寒料峭(意思解释)
- 雷大雨小(意思解释)
- 妙语连珠(意思解释)
- 驾轻就熟(意思解释)
- 霜露之悲(意思解释)
- 诸如此类(意思解释)
※ 拘俗守常的意思解释、拘俗守常是什么意思由崈庆美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怪诞不经 | 怪诞:离奇古怪;不经:不合常理。指言语奇怪荒唐,不合常理。 |
逍遥法外 | 不受拘束。指犯法的人没有受到法律制裁 ;仍然自由自在。 |
有两下子 | 比喻有点本领。 |
趁火打劫 | 趁:利用;乘机;劫:抢劫。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人家的东西。比喻趁别人处在危难时刻从中捞一把或趁机害人。也作“乘火打劫”。 |
节用裕民 | 节约用度,使人民过富裕的生活。 |
一时一刻 | 指非常短暂的时间。 |
弦外之响 | 比喻言外之意。 |
喔咿儒睨 | 儒睨:强笑的样子。形容老着脸皮,强作欢颜。 |
暴取豪夺 | 豪:强横。用暴力劫夺。 |
表里如一 | 表:外表;里:内心。外表和内心一个样。外表与内部一致。形容人的言论、行动和思想完全一致。 |
拔苗助长 |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
百步穿杨 | 百步:一百步以外;杨:指杨树的叶子。在百步之外射穿一片选定的杨树叶子。形容射箭技巧娴熟。 |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 谚语。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
倒裳索领 | 索:搜寻、寻求。把衣裳倒过来寻找领口。比喻办事抓不到要点。 |
春光明媚 | 明媚:鲜艳可爱;形容春天的景物十分美好。 |
马牛其风 | 谓马、牛奔逸。《书·费誓》:“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孔颖达疏:“僖四年《左传》云:‘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贾逵云:‘风,放也,牝牡相诱谓之风。’然则马牛风佚,因牝牡相逐,而逐至放佚远去也。”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 |
皮笑肉不笑 | 极其不自然地装出一副笑脸。形容虚伪或心怀恶意的样子。 |
贤母良妻 | 见“贤妻良母”。 |
依样画葫芦 | 比喻单纯地照样子模仿;也作“依样葫芦”;“比着葫芦画瓢”、“照葫芦画瓢”。 |
地丑德齐 | 丑:同类。地相等,德相同。比喻彼此条件一样。 |
迫不得已 | 迫:逼迫;已:停止;结束。逼得毫无办法;不得不如此。 |
轻重缓急 | 缓:慢;不急。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 |
过门不入 | 经过家门而不回家。形容忠于职守,公而忘私。 |
当头棒喝 | 当头:迎头;喝:大声喊叫。原是佛教用语。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或大喝一声;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
暴露无遗 | 暴露:显露;显现;遗:遗漏。全部、彻底地暴露了出来;没有丝毫遗漏。 |
阴阳怪气 | 形容态度怪癖,冷言冷语,不可捉摸。 |
转弯磨角 | 见“转弯抹角”。 |
聪明伶俐 | 伶俐:灵活。形容小孩子头脑灵活;记忆力和理解力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