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躬之节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躬:自身;匪躬:指为君主尽忠而不顾自身;节:节操。指不顾自家性命而尽忠王室的节操。
出处《晋书·李胤传》:“诏以胤忠允高亮,有匪躬之节,使领司隶校尉。”
例子唐·韩愈《争臣论》:“居无用之地,而致匪躬之节。”
基础信息
拼音fěi gōng zhī jié
注音ㄈㄟˇ ㄍㄨㄥ ㄓ ㄐ一ㄝˊ
繁体匪躳之節
感情匪躬之节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用于人的节操。
近义词匪躬之操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手舞足蹈(意思解释)
- 初生之犊不畏虎(意思解释)
- 所作所为(意思解释)
- 自力更生(意思解释)
- 付之一炬(意思解释)
- 有胆有识(意思解释)
- 杀手锏(意思解释)
- 难以置信(意思解释)
- 凿壁借光(意思解释)
- 户限为穿(意思解释)
- 费尽心机(意思解释)
- 朝令夕改(意思解释)
- 闭关自守(意思解释)
- 吃不了兜着走(意思解释)
- 倦鸟知还(意思解释)
- 水中捞月(意思解释)
- 专心一志(意思解释)
- 龙争虎斗(意思解释)
- 珍楼宝屋(意思解释)
- 心烦意乱(意思解释)
- 礼坏乐缺(意思解释)
- 会少离多(意思解释)
- 鸡口牛后(意思解释)
- 惴惴不安(意思解释)
- 伸手不见五指(意思解释)
- 寥寥无几(意思解释)
- 欢聚一堂(意思解释)
- 举足轻重(意思解释)
※ 匪躬之节的意思解释、匪躬之节是什么意思由崈庆美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牵强附会 | 牵:拉;附会:把无联系的事物生硬地拉扯到一起。把不相干的事物硬拉在一起;说成彼此相干。 |
因材施教 | 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进行;教:教育。根据学习的人的不同志趣、资质来进行不同的教育。 |
死脑瓜骨 | 不开通。 |
贫贱不移 | 移:改变。不因生活贫困、社会地位低下而改变自己的志向。形容意志坚定。 |
聋者之歌 | 聋者学人唱歌,却听不到歌声,无以自乐。形容模仿别人的行为,实际上并不了解其中真义。 |
斗方名士 | 斗方:一二尺见方的诗幅或书画页;名士:知名而未出仕的人。好在斗方上写诗或作画以标榜的“名士”。旧指冒充风雅的人。 |
走马观花 | 骑在跑着的马上看花。比喻匆忙、粗略地观察了解。走:跑。 |
臭名远扬 | 名:名声;臭名:坏名声;扬:传播。坏名声传得很远。也作“丑声远播”。 |
天之骄子 | 骄子:宠儿。老天爷的宠儿。汉朝人因匈奴极为强盛而称之为“天之骄子”;意即匈奴为天所骄宠。现指条件极其优越;特别幸运的人。也指非常勇敢或有特殊贡献的人。 |
旁征博引 | 旁:广泛;征:征求;博:广博;引:引证。广泛地引用材料作为依据、例证。 |
半路出家 | 半路:路途走到一半;指成年以后;出家:离家去当和尚、尼姑。不是从小而是年岁大点才去当和尚、尼姑或道士的。泛指半路上才学着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 |
半吊子 | 肤浅的人。形容不通情理,说话随便,举止不沉稳的人。 |
以弱制强 | 以:用,靠。弱:弱小。制:制服。靠着弱小的力量去制服强大的力量。亦作“以弱毙强”。 |
不得而知 | 得:能够。无从知道。 |
作贼心虚 | 虚:怕。指做了坏事怕人知道,心里老是不安。 |
弟子孩儿 | 弟子:歌妓,妓女。婊子养的。 |
绘声绘影 | 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
三三两两 | 三个两个地在一起。形容人数不多。 |
指手划脚 | 用手指;用脚划。形容说话时用手脚示意;也比喻瞎指挥;乱加评论指责。 |
凹凸不平 | 形容平面上有凸出和凹进的地方。 |
定国安邦 | 邦:国家。治理和保卫国家,使国家安定稳固。 |
意兴索然 | 索然:全无,空尽。兴致全无。形容一点兴致也没有。亦作“兴致索然”。 |
打情卖笑 | 打情骂俏,指男女调情。 |
立地书橱 |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
鲜血淋漓 | 淋漓:不停往下滴落的样子。形容鲜血流淌不止。 |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 将:统率,指挥。比喻越多越好。 |
才高七步 | 形容才思敏捷。 |
春寒料峭 | 料峭:形容初春的微寒。形容早春微带寒意;刺入肌骨。也作“料峭轻寒”、“料峭春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