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俞吁咈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皆为古汉语叹词。吁,不同意;咈,反对;都,赞美;俞,同意。本以表示尧、舜、禹等讨论政事时发言的语气,后用以赞美君臣间论政之和洽。
出处《书·尧典》:“帝曰:‘吁!咈哉!’”又《益稷》:“禹曰:‘都,帝,慎乃在位。’帝曰:‘俞!’”
例子君有过举,臣当直言,都俞吁咈,古之所尚。《续资治通鉴·宋理宗景定五年》
基础信息
拼音dū yú xū fú
注音ㄉㄨ ㄩˊ ㄒㄨ ㄈㄨˊ
感情都俞吁咈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天旋地转(意思解释)
- 谨小慎微(意思解释)
- 春风化雨(意思解释)
- 惨不忍睹(意思解释)
- 章甫荐履(意思解释)
- 以小见大(意思解释)
- 弦外之响(意思解释)
- 一干二净(意思解释)
- 铺天盖地(意思解释)
- 惹事生非(意思解释)
- 目不斜视(意思解释)
- 经纬天地(意思解释)
- 户告人晓(意思解释)
- 歌舞升平(意思解释)
- 文治武功(意思解释)
- 通俗易懂(意思解释)
- 摧身碎首(意思解释)
- 时不我待(意思解释)
- 扪心自问(意思解释)
- 闲情逸致(意思解释)
- 凤协鸾和(意思解释)
- 天下第一(意思解释)
- 立地书橱(意思解释)
- 聪明才智(意思解释)
- 凡夫俗子(意思解释)
- 受益匪浅(意思解释)
- 安身立命(意思解释)
- 人面狗心(意思解释)
※ 都俞吁咈的意思解释、都俞吁咈是什么意思由崈庆美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治丝益棼 | 整理蚕丝不找头绪;结果越整理越乱。比喻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对头;不但问题没解决反而更加复杂。棼:纷乱。 |
逴俗绝物 | 犹言超世绝俗。 |
水至清则无鱼 | 水太清,鱼就存不住身,对人要求太苛刻,就没有人能当他的伙伴。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
瓮中之鳖 | 比喻已在掌握之中;逃跑不了的东西。瓮:大坛子;鳖:甲鱼。 |
遗形藏志 | 超脱形骸,舍弃心性,进入忘我的精神境界。 |
白日见鬼 | 大白天见到鬼。原比喻官府里清闲、冷落。现多比喻不可能出现的事。 |
来踪去迹 | 踪、迹:脚印。来去的踪迹;指人、物的来历或事物的前因后果。 |
神出鬼入 | 出:出现。象神鬼那样出没无常。形容出没无常,不可捉摸。后泛指行动变化迅速。 |
玉卮无当 | 卮:古代盛酒的器皿;当:底。玉杯没有底。后比喻事物华丽而不合实用。 |
目不忍见 | 形容景象极其悲惨。同“目不忍视”。 |
沤沫槿艳 | 沤:水泡;槿:木槿。晶莹的水泡,艳丽的槿花。比喻短暂的幻象或易消失的事物。 |
藏形匿影 | 藏、匿:隐藏。隐藏形迹,不露真相。 |
有权有势 | 势:地位和权力。既有权力,又有地位。 |
见危致命 | 见“见危授命”。 |
永垂不朽 | 朽:磨灭。指光辉的事迹或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下去;永远不会磨灭。” |
表里如一 | 表:外表;里:内心。外表和内心一个样。外表与内部一致。形容人的言论、行动和思想完全一致。 |
风和日丽 | 和:柔合;温和。轻风柔和;阳光灿烂。形容天气晴和。 |
刀耕火种 | 指把草木烧成灰当作肥料;就地挖坑播下种子。指原始的农业耕作技术。也作“火耨刀耕”。 |
龙驭上宾 |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
古往今来 | 从古代到现在。泛指很长一段时间。 |
地大物博 | 地域辽阔;物产丰富。 |
目无全牛 | 比喻技艺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 |
举止娴雅 | 娴:文雅。形容女子的姿态和风度娴静文雅。 |
如痴如醉 | 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
古里古怪 | 怪异、奇特。 |
散带衡门 | 指退官闲居或过隐居生活。 |
牛骥同槽 | 见“牛骥同皁”。 |
清风劲节 | 喻人品纯洁,节操坚贞。 |